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重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1.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
2.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环境是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资源的载体环境接受来自经济体生产加工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废弃物并将其净化处理是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当经济增长过快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后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乃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使生产效率、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尽管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经济体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排放但同时经济体又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中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开采量也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够不断提高环保投资和环境改造技术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
  可见资源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之中只有当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之间和谐一致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取决于经济体对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污染的控制与经济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之间的角力这两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今后经济持续发展所能够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