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行政区划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7
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自商汤立国至武丁时期的繁荣,逐步崛起成为疆域广大、影响力深远的帝国。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均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展现了其强大实力。

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商朝经历了多次都城迁移,直到盘庚时期定都于河南安阳小屯,这是商王王畿的核心区域。据《尚书·酒诰》记载,商朝的行政体系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即王畿,由商王直接统治,而外服则是分封给邦伯的封地,后来发展为“五服”制度,分别代表了不同等级的义务和贡赋,但这更多是表示诸侯的义务,并非明确的地方行政区划。

在商代,行政区划的核心是王都和王畿。安阳殷墟的兹邑、大邑商、夭邑商和商邑都是晚期都城的代称,而中商和商(第一种用法)则涵盖了今河南中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山东西南部的区域,这些地区构成了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

商代在王畿内部实行细致的行政划分,以大邑商为中心,外围依次为单、郊野,卜辞中分别称为鄙和奠。边境地带称为戈,鄙(奠)与戈之间的邑是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

关于商代四土或四方的行政区划归属,学者观点各异。由于封国和方国的复杂关系,诸侯国与商王朝的关系并非固定,这使得四土或四方难以纳入商朝的正式行政区划体系。

商代诸侯国的行政区划与王畿相似,由鄙(奠)、戈和邑构成,反映了商朝专制集权的特点。这种结构表明,商朝的行政区划是其统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领土的严密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