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组织行为学》:为何孩子和父母总是不能有效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去年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发生的17岁少年跳桥事件,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每每想起都忍不住感伤。据报道,这位少年在校和同学发生了不愉快,妈妈在车上言辞激烈地批评了他,他便“一时冲动”跳下了卢浦大桥。

事件发酵后,有人指责少年的承受能力太差,也有人指责妈妈不尊重不理解孩子。

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这位妈妈未免太不近人情,一点也不体贴关心孩子。

但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如果联系事情的前因后果,可能会发现,这位妈妈不仅仅是因为少年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不愉快而生气,还可能是在接孩子前和讨厌的同事、恶心的上司、不负责任的丈夫、难缠的婆婆有了龃龉,心情本就不爽利,而少年的事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她忍不住大发脾气。

而少年的“一时冲动”我也能感同身受,谁青少年时没想过一死了之?

我至今还记得初中时,不知是因为成绩还是家庭关系,我跟母亲发生了争吵,她疯狂而严厉地批评了我。我难忍悲伤,独自站在阳台哭泣,甚至想要从四楼上一跃而下。正在这时,我妈妈走到阳台,一把拉开窗户,对我冷嘲热讽:“你想死?那从这跳下去啊?”

那语气尖酸而刻薄,仿佛我是个连死都不敢的胆小鬼。我被气得浑身颤抖,几乎抑制不住想死的冲动。但我又冷静而残酷地想,凭什么,我被她这样辱骂,去死的是我却不是她?为了这样的人去死根本不值得!

即便我如此开导自己,现在也渐渐能理解为人父母的不容易,但这件事却成为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而诸如此类的伤疤,在我心中更是不计其数。

我可以理解自己的父母,却永远无法谅解。

那么为什么孩子跟父母总是不能进行有效沟通?

《组织行为学》在讲工作满意度时指出, 管理者通常“没有真正注意员工满意度问题” 。为了缩小管理者以为的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真实的满意度之间的差距,有学者建议要定期进行统计调查,并举出休斯顿肯德基餐厅经理丹尼尔的例子。

丹尼尔会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调查,并在哪个工作日可以休息这个问题上,给予员工充分的发言权。他认为员工之所以愿意、喜欢说出自己的意见,是因为“他们有发言权,而且有人愿意倾听,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寥寥几十个字,却一语道尽了有效沟通的真相:说话者有发言权;倾听者愿意倾听。

这看起来太像正确的废话了,但是父母却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之所以不能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一在于他们没有给孩子发言权,二在于他们没有认真倾听。

而且父母也常常如管理者高估员工满意度一样,高估了自己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的“业绩”。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却没有意识到,人在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后,更需要精神满足。

我舅舅是个很严苛的爸爸,他心里是爱孩子的,为了给几个孩子付高额的学费、攒钱买房子,早出晚归地跑车,平时只能睡5个小时;但他也是十分不爱护孩子的,很少跟孩子沟通交流,还因为以前当过兵,打骂起孩子来从不手软。

我至今记得我表姐指着墙上放射状的血滴,告诉我,那是她爸爸用钢棍打出来的。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童年阴影,因而哪怕舅舅对我的态度很好,但我还是很畏惧他。

最近舅舅和表弟发生了争吵,起因是表弟学习成绩不佳,被送进了体校,但他最近连体校也不愿意去了,扬言要去广东打工。舅舅很生气,表示如果他不上学而要走,那就永远都别回来了。

表弟便顺势离家出走,去了朋友家。前几天深夜下雨,表弟又灰溜溜地回来了,徘徊在门口进不来,舅妈心疼孩子,给他开了门,让他回家睡觉。

结果第二天舅舅便“质问”表弟,为什么要回来?如果要回来,就跟他解释清楚以后想怎么办,解释不清楚就别在家里。具体对话我不太清楚,只知道表弟听罢,认为舅舅是在撵他滚,于是再次离家出走。

舅妈埋怨舅舅对孩子太严厉,不跟孩子沟通,舅舅却“振振有词”,我明明有问他怎么想的,还不算沟通吗?他还想我跪下来求他吗?

舅舅声如洪钟、气势如虹,句句都宛如“斥责”,震得一旁地我胆战心惊。可想而知,他跟表弟的沟通态度并不好。

而这就是很多父母跟孩子沟通不好的原因,他们自以为让孩子开口说话,就是了不得的恩典,就是给了他们“发言权”,却未从想过,作为弱势者的孩子,在这样的“质问”下,如何敢开口说真话。

因为舅妈和善,尊重孩子,表弟跟舅妈的关系倒很好,他偷偷跟舅妈说,自己就是不想上学了,但是以后怎么办也没想好。13、4岁的孩子想不清楚未来,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现在很多人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后,仍然没想好以后要干嘛呢。

舅妈便作为中间人代为转达表弟的意思,舅舅仍然表示,只要他在家,表弟就一定要解释清楚以后想怎么办,解释不清楚就别想回来。

我作为旁听者,真的一头雾水,舅舅究竟想表弟如何解释才能满意?其实表弟已经解释清楚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未来太远,他对社会了解太少,如何能计划的清楚?

如果我要是舅舅,可能会进一步问,既然你没有想清楚,那为什么一定要去打工而不愿意上学呢?打工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以后再想继续上学却难了。而且你没有学历,也挣不到什么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探究表弟心底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但舅舅总执着于要一个解释,要维护自己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根本不愿意尝试着理解、尝试着倾听表弟真实的想法。

所以孩子和父母为何总是不能有效沟通?无外乎一个不愿意说,一个不愿意听罢了。

而归根结底,还是父母不愿意听,不愿意去理解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即使他们给了孩子说话的机会,一旦孩子开始表达了,父母就会驳斥,你这是幼稚!你懂什么?一旦听到孩子说些自己不爱听话,便要拿出家长的权威,命令其不准再说了,并拿出“孝顺”“教养”这种大帽子来压人。

几次下来,孩子便会发现,父母所谓的尊重、给予发言权,不过是”钓鱼执法“罢了。先让你放松警惕跟他说心里话,再精准打击,不准你这样想、这样说。

人生在世,有很多不容易,而为人父母更是责任重大。虽然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但也不能因此挟恩图报、为所欲为,把孩子当作会说话的宠物一样对待,不尊重其个性、不聆听其声音。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声音,给予他们发言权,更重要的是,真的有在倾听。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