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提高教师的素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教师素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思想素养,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两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如何提高教师的素养,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养之爱岗敬业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从事着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在心中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更珍惜自己的职业,不负时代的重托。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热爱自己的岗位,立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所谓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不仅要在学校中做学生的表率,而且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合格公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遵纪守法,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仪表、作风、品格、情操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语言上,要文雅幽默;仪表上,衣着要端庄、大方、得体、美观,行为举止要庄重文明;在工作上,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品格和情操上要言行一致,遵纪守法,诚实正直,严于律己。善于反思是成功者一种优良的品质。反思的过程,是寻找缺点错误、失败原因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其实,当我们静心反思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外或比“我”高的境界了。现在,许多教师失去或者说没有教育的激情,实际就是忘记了思考。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进步。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养之更新知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没有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艺,就不可能实现“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教师面临着挑战,要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一枝黑板,一根粉笔,一节课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的飞速发展。学习,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至少要有足够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熟悉所教学科各年级课程标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级进修活动,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不断地完善,课余时间,多读教育论著,用心做笔记,注重积累,应用于教学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多听他人授课,吸取优秀经验。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行成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养之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素养培养的基本准则,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热爱学生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通过一节节课,一门门学科,点点滴滴渗透做人的道理。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高标准、高质量地要求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及时指出,设法帮其改正,防微杜渐。严格要求学生与热爱学生是相一致的,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合格人才。热爱学生还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采取不抛弃、不放弃、不排斥、不厌恶的态度,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和建议。善于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长处,学会赞美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有希望得到赞美的心理,当我们把目光从寻找学生身上的缺点改为寻找他们的优点时,我们会发现可爱之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之下,最终成为了成绩优异的学生。

  平庸的教师,无视教育的伟大和自身的使命,只会照本宣科,不思进取,不信学生有创新潜能,不会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只会用冷眼,教鞭摧残创造幼芽;新型教师有较强的创造意识,用创造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体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特征,使传统形态的“说教”变为学习者思维形态的感悟,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完备性。教师应不求人人语数优秀,必求每生各科合格,做到让每生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处理好“减负”与全面负责的关系。帮助学生立志、乐学、慎思、立志是学习的动力;乐学可以使学生持之心恒,坚持不懈,慎思能使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处理好师生、教学的辨证关系。做到转化有决心,提高有信心,思想要关心,辅导要耐心,对学生有爱心,以朋友的真诚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