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的人究竟有多优秀?

能保研的人估计都是高手。

我觉得保研的人分为两种:
1.大学四年有明确的目标,各科成绩优秀,有不少的项目经理和科研经历,发过paper甚至顶会。这种人读研基本上跟了个好导师,毕业出来就是一个行业的大牛。
2.大学四年对本专业无清楚认识,学习认真,各科成绩优秀,缺乏项目经历和科研经历。由于本人是cs专业的,就拿cs举例。这类人代码能力一般,不懂前沿的技术框架,科研能力缺乏,
保研的目的不明确,研究方向也一头雾水,想着能保研就尽量去读个研,有个研究生文凭肯定在之后就业更有优势。想着如果在研究生阶段能激发自己的科研潜能,发个顶会就更好了。
这类人很优秀肯定说不上,唯一的亮点可能就只有巩固的专业知识,在技术和代码能力上比不过毕业直接出来工作的同学。而考研的同学,他们经过1年的备考,专业知识也差不了多少。
没错,我就是第2类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1
非常优秀。
为考研复试做的准备首先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然后是中英文自我介绍、个人简历、实验工作汇报ppt,还要联系导师,准备导师文献阅读。

说到复试中的面试环节,谈爱玲同学提醒大家在面试过程中尽量要做到自信不紧张,还要与老师有交流,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实回答,要做到真实。
当问到保研有哪些条件和途径时,谈爱玲同学很乐意向我们分享。她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与考研相同,保研也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同学们要选择合适自己的那一条。

保研有哪些条件?

绩点排名和四六级成绩达到相应标准是基本条件,符合基本条件的再根据成绩绩点和奖励证书来综合评选出保研名额(标准官网上有)。拿到学院的推免名额,你才可以参加推免面试,推免面试主要看学生的专业水平比如英语能力,口语能力,实验技能还有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保研的主要途径有:

夏令营:大部分院校需要学生获得本院的推免名额,再参加九月份的推免面试或者夏令营,拿到拟录取直接录取;有的院校可以直接拿到拟录取,不要本院的推免名额(但此类情况较少)。

拿到本院的推免名额参加九月份的推免面试。

参加一些联合培养院校的推免面试(有的不需要推免资格
第2个回答  2020-07-12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研究生同学的经历。她所在的本科学校很普通,学校每年给他们专业1个保研名额,但是这个名额基本都是“内保”保本校,不给“外保”保外校的机会。她的成绩很好,按照成绩排名,只要她想申请保研基本就会一路绿灯,根本不用愁,当时他们学院的院长很欣赏她,她保研可以直接读院长的研究生。但是她却不为所动,还是坚持考我们学校,最后的结果可喜可贺。
一次闲聊时她跟我讲,她当时一位同学开始阶段也是非常坚持要考外校的,为了考研每天都非常努力,每天是寝室里最早一个去图书馆,晚上最晚回寝室的那个人。可是后期复习实在太苦了,她的心态崩了,压力大到完全复习不进去,所以决定放弃考研,申请了保研。得知这位同学放弃考研,她周围的人都觉得很可惜。
保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大家都普遍认为保研生更加优秀时,保研生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记得一位师姐,她是本校保本校成功的案例。保研拟录取名单后,她自信心爆棚,到第二年9月份开学前,几乎玩了一年,结果开学后瞬间傻眼,好多内容重新捡起来后感觉非常吃力。而同班的考研学生,当时为了备考研究生,把基础打的相当扎实。她在不知不觉中,优势就被人反超了。当然这是个案,也有非常多的保研生在名单确定后,就进入导师实验室开启“研究僧”生活了。
在我们眼中保研生好像是一类人,但是他们中间也有非常多的不同,我就根据自己身边保研生的例子,帮你介绍他们中的不同:
1.常规保研
常规保研,主要就是拼成绩单和综合能力。常规保研往往有两次机会,一次是申请夏令营,另外一次是9,10月份的面试申请。往往,在夏令营阶段就有浓浓的火药味了,记得去年有一个非常火的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其中有一位选手李浩源他就是保研夏令营没有顺利通过,而在接下来的9月份保研面试中通过考核,顺利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有时候,保研不仅可以保本专业,还可以跨专业保研。我的一位校友,本科是化学专业的,但是她对化学实在提不起兴趣,于是就申请保金融专硕,毕业后也有很不错的发展。
2.支教保研
支教保研全称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先去外地支教一年,再回到目标院校读研究生。这个支教是货真价实的支教哟,不像之前某明星为了作秀去支教。如果选择这条路的同学,一定要做好会面临很艰苦条件的思想准备!因为辛苦,这个种保研类型对成绩要求的门槛相对低一些,但是名额很少。我的一位学妹,当时就是积极申请支教保研,她来自欠发达地区,知道教育资源的珍贵,所以特别希望能够帮助当地的学生。
3.“2+2”式保研
先在学校工作两年(通常为辅导员类的工作),再读2-3年的研究生。有很多学校提供这种类似于半工半读的机会。我在学校研究生会的主席,她就是“2+2”保研项目的获益者,在当完两年辅导员后,自动进入会进入学校研究生系统。
两年的辅导员生活,让她变得大气开朗,在研会中也是我们依靠的“大姐姐”。后来,毕业时,她通过竞聘,留在了母校成为了正式的老师。
我们考研的学生,往往辛苦努力了一年,但是保研的学生为了成绩绩点和综合能力,悉心准备了三年。但与考研总人数比,能够有资格参加保研的人数比较少而且仅限应届生,所以保研生在我们眼中难免被“神化”。我们承认保研的同学很优秀,可是为了梦想同样参加考研的同学也不差哟!而且保研的学生也是有不同类型的保研,所以没有必要过于自卑。
第3个回答  2020-07-01
成绩要求
成绩一般是按大学前三年的综合排名或者是绩点来计算。高校每个专业都会有一定的保研名额,至于名额的多与少,则与学校有很多关系。比如清华北大等名校可能专业前50%就获得保研资格,而普通高校可能需要专业前10%,甚至前5%。所以总体而言,综合成绩排名或者是绩点在前20%的同学,获得保研的几率是非常大。

但是学生们也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即使综合排名再高或者是平均绩点再高,在大学里面都不能有挂科的现象,如果曾经有挂科,那么没有特殊的情况,是不具备保研资格的。如果自己有其他的能力,比如科研获得重大成果,那么对于挂科就没有太多的限制。

二、外语成绩要求
很多高校都没有对外语有清晰的规定,但是在进行保研名额的筛选的时候,都会好把英语等级的情况列在备注里面,有些学校还是规定英语四级成绩要求在425分以上。在确定保研名额的过程当中,同等成绩的情况下,英语等级的成绩也有着非常重要参考作用,所以英语的成绩越好,那么保研的优势就会越明显,获得保研的几率也就越大。

三、没有违法违纪的行为
对于大部分来大学生来说,这个条件是比较遥远的,但是也不可忽略在这么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当中,难免会有一些学生因为一些事情受到处分。如果拥有犯罪违纪记录,那么就基本上失去保研的资格。如果是是学校的处分,没有记录进入档案,则可以询问相关学校领导,问清楚,因为各个学校的规定是不一样的。
第4个回答  2020-07-12
保研的学生一般是通过本科三年多的日常成绩来获得推免资格,这类学生一般具有很扎实的知识水平,最瞩目的潜台词是,这类学生一般出身于名校,或者是211,或者是985,或者出身于相关专业特别强大的高校(如政法类等)。

二:
考研成功的学生则可能是来自于好的学校没有获得保研资格的人,或者来自于很一般的学校,网上经常戏称为考研基地,这些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实际上是以第二次高考的冲刺来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大多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也具有很刻苦和上进的学习态度,从目前硕士研究生名额分配来看,考研成功的学生肯定起百里选一的称号。
如果回归到考试方面,保研的学生要求本科期间的各门考试都非常好,才能获取保研资格,考研成功的学生需要题海战术,加运气,再加考试实力才能获得成功。
三:
对于考研的来说,这只是一次考试,总有各种技巧能够达到高分。即便是本科成绩平平,也可以通过看几个月书,或者上几个月的培训课短暂提高自身知识,以迎合考试需求。然而,知识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许多人“实验室规则”都不知道,却考上了研究生,结果导师还要像教本科生一样,从头开始教学。
保研又称为“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你看看这名字,“优秀”、“应届”、“面试”,这几个字就是保研人员的全部写照。而毫无例外的,是优秀!考研人数千千万,保研人数不足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