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镇的自然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长春市二道区泉眼镇泉眼村坐落于泉眼镇街道,是泉眼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于长吉南线13.7公里处,长吉南线一级公路横贯泉眼镇东西,二道东部中线公路毗邻相依,长双烟铁路纵经泉眼镇南北,泉眼铁路中心站座落在村中心,可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山有水有平地。泉眼镇总户数1376户,总人口6700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村内拥有一处占地8.7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两处牧业小区;两处园艺特产基地。泉眼镇较大工业企业项目23个,较大农业产业项目14个,初 步形成了以工业为先导、农业为基础、旅游、园艺、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养殖等第三产业为辅的多元产业结构。由于村内没有“三废”排放项目,再加之山林和水面资源丰富,所以生态环境较好。
内辖泉眼村、火石村、新立村、勤劳村、赵家村、岗子村、胡家村、双山村。 该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65元,村域内工业项目较为集中,有占地8.7平方公里的省级工业小区一处,工业小区内较大的工业项目有:投资4000万元的吉林省鹏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的吉林省迈丰药业、投资3000万元的日月星水泥制品厂和投资800万元的天宇胶粘制剂厂等项目。目前投资1.5亿元、年产值超亿元的长春市电炉厂也在该工业小区内落户 。村内的其他产业包括19户餐饮业、95户商贸服务业、120户交通运输业等。做为特色产业的泉眼华夏陵园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春的十三陵”。村域内以山林、水面资源为依托,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效果明显。
2005年桃园村山庄和松泉山庄运营良好,每年可接待游客3000人;古遗迹2处,分别是先锋屯前庙、后庙,既可以通过开发弘扬民族文化,也可以做为进一步开发该村旅游经济的又一载体。畜牧业发展迅猛,年出栏存栏生猪9000头;牛、马、羊等大牲畜年出栏存栏达4500头;梅花鹿260头;家禽年出栏存栏23000只;该村年可实现肉产品100吨;奶类产品90吨;蔬菜年产量3600吨;该村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村集体积累达到120万元,总债权60万元,没有负债。 村内的居民和农民的房屋面积平均在90平方米左右,对于危倒房屋近几年通过镇村两级帮扶及民政局实施的危倒房改造试点工作基本得到解决。水、电、路、通讯、医疗等网络健全。 水网:该村水面资源丰富,泉眼镇水资源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其中较大的流域是雾开河,该河主干流流经本村6个社,支流流经本村8个社,犹如发达的根系扩张延伸到每个屯社。为了实现水面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镇政府和村委会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雾开河主流段实施了拦河蓄水工程,耗资300万元建成了两道拦河坝,蓄水量达到200万立方米。村内较大水库为临近长吉南线公路的浪头沟水库和沈家水库,其它各类水库和塘坝总计16处。丰富的水面资源和对流域的综合整治使该村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水网。
路网:随着村村通的实施和村级每年春秋两季对屯路的修整,使村屯路交通便利。再加之长双烟铁路经由该村并在该村建有货场以及长吉南线公路的贯通使该村四通八达,路网健全。
电网:按照电业部门的统一部署,该村于2004年至2005年全部完成了低压线路改造,实现了同网同价。、
通讯网:泉眼镇现拥有程控电话1252门,占总户数的91%,同时基本达到了户均一部手机;有线电视户数830户,覆盖率达90%以上。 医疗网:泉眼镇有一所卫生院、五所诊所、16个药店,医疗网点总计22个,具有很健全的医疗网。
其它设施:村内拥有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5所托儿所,有一处省级标准的敬老院,邮电、通讯、电业、银信等社会事业单位俱全,同时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设施完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