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宋县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羁縻晏州,后又陆续置宋州、悦州。
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置归来州,后为大坝都掌人地。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划大坝军民府属地置戎州。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戎县。
明代初年,江南人任福随傅友德入蜀,屡屡著勋绩,差臣六诏,招抚生拗羿蛮有功。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差引夷使二人赴京纳贡,太祖以福熟夷情,敕授九姓司正长官职。洪武六年,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司千户改设九姓场长官司,隶属永宁宣抚司,任福任长官,治所设九姓场。土司正长官由任氏世袭。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四月,泸州卫迁到渡船铺(又名宋江渡,即原中城镇,今古宋镇)乃建城,名“泸卫城”,下置千户所。
明万历元年(1573年),汉僰九丝大战,古僰族消亡。是年取“偃武修文”之义改戎县为兴文县至今,治所晏阳镇。
清代初年,兴文县隶属于四川省叙州府,1909年县治所移驻建武城。
清顺治四年(公元1667年),九姓长官司长官任和清投清,仍任土司职,行政隶属泸州州判,军事属泸州营管辖。乾隆五十八年,土司置衙从清晏场(原久庆场)迁泸卫城(原中城镇,今古宋镇),道光二年,改九姓土司为泸州九姓乡,隶属泸州。泸州州判移驻泸卫治理。光绪二十九年,永宁道台赵尔丰出巡边地,以为“治匪安边非变更旧制不可。”赵任川督后,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奏请清政府批准,九姓乡则援唐宋时羁縻宋州之名,改设古宋县。
宣统二年(1909)遂以九姓乡为基础,划入纳溪县镇溪乡、江安县共乐乡、兴文县六合乡、三官殿及拖船场和永宁州插花地,正式成立古宋县。治所在泸卫城(原中城镇,今古宋镇),隶属于永宁州。辖玉屏、义合、鹤盘、镇溪、青川、得用、金鹅八乡。
民国元年(1912年),撤下川南道,成立泸州军政府,古宋属军政府管辖,次年恢复道制,古宋改隶属下川南道(后改为永宁道),县治所迁回晏阳镇。
1949年12月2日(农历十月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解放古宋县,1950年古宋属川南行署泸州专区。
1955年,古宋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古宋县人民委员会。
1960年撤消古宋县。
1983年10月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叙永县古宋区、共乐区、大坝区所辖久庆等21个公社及中城镇、大坝镇划入兴文县管辖。
1985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晏阳镇迁往古宋镇至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