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的习俗有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0-06
 顺德县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个土地肥沃、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以往,这里有些比较特殊的风俗,或许是陋习,颇有风趣。
  一、特异婚礼
  顺德县石垦乡及其附近南海县属七堡一带,至本世纪30年代初期,尚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婚礼:不仅与外县不同,而且与该县其他地方也不同。
  一为彩舆隔日始回。如果定某月初一日为婚期的话,则真正结婚应是初二日。照当地规矩,男方迎亲之彩舆必须在初一日日落后方能到女家去,彩舆到后才给出嫁之女梳装打扮。但梳装打扮之事,不仅父母不能动手,而且连梳佣婢女也不能代劳,只能由闺中群伴为其装束,而群伴也不是当晚进行,待到次日天将破晓之时,始缓缓动起手来。故彩舆返回男家时,已是初二日的中午时分了。这种做法,实是使新郎和新娘无法在成婚的日期圆房。
  二为迎亲时无鼓乐。不仅贫苦人家如此,就连富贵子女也是如此。这种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事情是这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大学士、太子大师梁储之三子公子梁三颠,石肯乡人,藉其父亲势力,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霸占民女。一闻鼓乐之声,便访知乡邻某氏结婚,率同其走卒,突前往“迎亲”,占据婚礼上宾之位。如新娘略有姿色者,则将新郎囚禁起来,或驱赶出去然后霸占新娘。倘遇烈女,予以反抗,则往往遭其杀害,故惨死在其暴力之下者不知多少。畏其势者忍辱苟生,不服者控告官衙,官吏畏其势,反以诬告论罪。所以附近百数十乡,相戒迎亲时不行鼓乐,一直相传下来。

 二、自梳女、不落家
  旧社会里,顺德县的未婚少女均蓄留辫子,结婚之后则束髻。以辫与髻作为未婚与已婚的标志。但自梳女与不落家妇女仍很多,包括番禺、中山、南海各县,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谓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决心不出嫁,以终身终老,称为“自梳”或“梳起”,也即自梳女。
  所谓不落家,则是另一种少女,或迫于父母之命,不能梳起,只好在举行婚礼仪式之后,回归母家长住,避免与丈夫同居;或者,先自梳不嫁,将至半老,则另访可靠男子,出资为其立妾,代育后嗣,自己则居名义上之夫妻,以表示其不是未婚;或者,虽已出嫁,但父母以女缫丝每日所入一元数毛,不促其落家,即使回夫家,一年也仅是一至二次。有的甚至出资为其丈夫立妾,名曰已婚,实也独处。这些均称为不落家女。
  然而,这种不落家也有被冲破的。据当时报载有这么一个故事。顺德半江村女子罗锦绣,向以缫丝为活,颇有积蓄。其父凭媒将其嫁给南海西樵人邓某为妻,自行婚礼后,结婚两年从不到男家居住。邓在广州经商,每当时节返乡,其母必佣舆迎锦绣,但都被拒之门外,或避匿,不与见面。邓毫无办法,相告其族兄弟。当清明节将届,邓欲返乡扫墓,族兄某甲为其出计谋,诱其妻出省。要邓诈死于来往顺省渡中,盖以烂席,由甲派使妈往邓妻处报丧,说邓返乡扫墓回省城途中,在渡内中痰而死。其岳母听后,信以为真,即令锦绣赴渡挂孝。锦绣痛哭至渡,见其夫盖以烂席,乃唱哀曲吊之:“妹今踏到船头见哥你面呀!见哥烂席冚(盖)青年呀,唉!”这时,轮渡已开行,邓即推烂席坐起,吓得其妻大惊失色。明知中计,但船已行驶,无法逃避,只好跟其夫到广州同居。
  顺德自梳女的出现,是与30年代以前顺德缫丝业比较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顺德女子做缫丝女、养蚕女,经济上颇能自给,故许多少女均以“自梳”为满足。她们较有钱。比较讲究吃,能做一手好菜,能搞烹调。到了30年代,广东丝业受到外来丝的打击,一落千丈,这些自梳女或不落家女,纷纷因丝厂倒闭而失业,到广州、香港当“打住家工”,由于她们斯文、能做菜,很得主人喜欢。当时香港女佣中,百分之九十为广东籍人,而以顺德女子最多。
  但不落家这种习俗并不可取,时不时总会出现“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据《越华报》1930年4月17日报道,“昨有容奇彭家巷冯某,在小榄渡卖药为生,其女与牛肉仔有染,遂至豆蔻胎含。坊邻啧有烦言,始行将胎私下。讵因服药过量,竟至毙命。牛肉仔聆耗,亲往女家治丧,演陈村锦担幡买水一出怪剧,沿途频以巾拭泪。知其事者,成谓私情演出真情云”。

三、饮喜酒遗矢
  顺德陈村一带,结婚宴请有一俗例,即结婚之日宴请时,大舅父应坐首席。待大舅父入席后,各亲朋始能入席,如大舅离席,各亲朋也须离席。
  据报载,1930年5月18日,陈村旧圩茶巷李某,娶龙氏为妻,当天迎娶过门,大摆酒席庆叙。他的大舅父按俗例先入宴席,不久,突患痢症,急欲离座去厕所。但以刚入坐不久,如果离开,按例各亲朋也得随之离席,迫得勉强忍住。但俗说话:“官司不如屎尿紧”,虽然强忍,实十分窘迫,焦急万分,食而无味,又不便于讲出来,结果肚内作怪,遗矢裤中,臭气四溢,狼狈不堪。各亲朋也十分扫兴。大舅父面红耳热,不得已即奔回家中料理。座中亲朋均认为这项俗例极应加以革除。

四、七夕会
  7月7夕,相传为双星一年一会之期,名之曰双星节。历古相沿,传为神话。一般见识少之女子,不惜耗费金钱,作大规模之展览,备极崇敬,礼拜至极,这种陋习,本也应予革除。但顺德女子,对此举多具热诚,尤以缫丝女为最。届时集合10多人或几十人不等,组织所谓七夕会。有的预先集合起来,按月派款,储以备用,是为长期会。有的临时集合,届期组织。款项一次派足,是为短期会。不论长期会还是短期会,都在节前几天,各任所事,分科备办。经几天准备工作,始告完成。诸如百花果、神衣、椅桌卧具,及其他细小器皿,有纸制的,有木制的,有芝麻砌成的,有色豆造就的,各式各样,光怪陆离。复盖搭葵棚,排桌陈列,衬之以古玩,助之以灯色。说是以此邀仙来赏识,并供人们观览。其规模大者,耗费千数百金。最简单者,也耗费百数十金,或一二百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0-16
顺德民间素有烧香供奉的习俗,在各镇乡村有遍布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天后宫、观音堂、关帝庙数之不尽,每逢初一、十五或民间传统节日,善信们便到香堂祭祀参拜,以求家人平平安安,这种风俗时到今天仍在各地较为普遍,随处可见。
  西山庙又称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传说关帝庙未建时,先有鹿径祖社,社旁植大榕树一株,庙侧山麓幽邃,老榕蔽天,盛夏纳凉,凉风拂拂,暑气顿消。“鹿径榕荫”乃清代凤城八景之一。
  顺德境内建有不少古代文塔,塔为亭阁式建筑,均为风水塔,由于年代久远失修,不少文塔已经湮毁,现存较好的有龙江七层文塔、桂洲外村文塔,两塔均建于清代,高七层,每层石楣刻有文字。龙江文塔现仍座于集北的基塘地边,桂洲文塔则已修葺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古时顺德中上人家的居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瓦顶则建龙船脊和“镬耳”,并绘有花草虫鱼鸟兽等图案,其用途除了装饰外,还在于压顶挡风,故称 “镬耳屋”。
  粤曲之乡 ,源远流长,从清末民初至现代,顺德名伶辈出 。时至今日在镇、村的曲艺社(俗称“私伙局”)比比皆是,特别以均 安、容桂、大良等地尤为突出,空闲之余曲艺社的伙记们聚在一起 、唱几段经典名曲,当有节日喜庆就登台演出 ,或在祠堂前唱粤曲来助庆,以增加喜庆气氛 。演出者大都是观众较为熟识的亲朋戚友、左邻右里,演出气氛热烈和谐。
  顺德境内河网纵横密布,古时居民为求交通方便 ,遂修建石桥,因而呈现小桥、流水、人家之水乡特色 。其建筑形式主要为纵联和框式纵联砌置法 。目前散落在顺德水乡的石桥有数百座,年代远近、架构大小不一 ,现存境内较为有名的古桥有杏坛逢简的明远、巨济桥 、罗水的爱日桥、龙江世阜的贞女桥、容桂四基的洛阳桥等。
  社学为古时设于乡社的初级儒学,由地方筹办,官府兼管理,始于明初,至嘉靖年间发展迅猛,社学教师由县学学官挑选老生员充任,教授经、史、历、算及礼仪。现时社学仅剩无几,已成为村民日常祈祭,或下棋打牌之活动场所。
  树生桥又称鹏涌桥,位于现容桂容里村,距今约有三百多年历史。桥的两旁各有榕树一株,枝干繁茂,气根盘绕,绕于梁木,久而横跨于两岸桥墩上,插入泥土之中,桥的栏杆也是树根形成, 形成“树为桥,桥即树”之奇观,树旁有一井,口窄内宽,清可鉴人,俗称无叶井。现已修建为树生桥公园,成为当地居民避暑纳凉之佳地。
  七夕又名乞巧节,即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之夜,各地乡村善信自发筹资制作精致手工,设案陈列于祠堂天街,并摆设香烛果品,鲜花脂粉祭祀,祈求七姐 (织女)保佑,名为 拜仙,实际上是村民对现实生活中忠贞爱情美好的向往,崇拜和歌颂。
  过去,顺德境内由于河网遍布,西江北江穿流其中,水上居民均以船为家,过着“烟水苍茫西复东”的生活,故称“疍民”,疍民每日晨起夕归,在江河捕捞鱼虾,沙蚬等贩卖为生计。解放后,昔日的水上居民已陆续定居陆上,现今活跃于顺德江河一带的多为外地的水上渔民。
  冰玉堂位于均安镇沙头村,为旅居海外的“自梳女”集资修建。古时封建社会女子出嫁要大妗梳髻,出嫁后要遵守三从四德,不少顺德女子不甘受族规管束,便找几个姐妹结拜,相依相靠,择日举行仪式,梳起终身不嫁,故称“自梳女”。上世纪三十年代后,顺德自梳女大批前往省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到七八十年代叶落归根,便自发出资回乡建楼作为晚年安居归老之所,名为“冰玉堂”,取冰清玉洁之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