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何为人的本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分就是遵循善的起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真正的人应该是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别人的人。

那么,自己分内的事起码有哪些呢?《大学》中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在这里,我们想重点说说“夫义妇德”。

一、丈夫应尽的道义:

1、首先要端正自己,以身作则。男人有修养的表现是什么,就是下班的时间多在家呆一呆,孝敬长辈,爱妻教子。现在家庭,虽然一些丈夫是家庭经济来源的顶梁柱,但也沾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经常下班后不按时回家,喜好饮酒,乱性、不能振作、对家庭疏于沟通、照顾,甚至赌博、打骂妻子、儿女,如果有这些毛病,就无法做一个家庭的支撑力量,既是你能挣很多钱,妻子儿女也不会幸福,其实,自己在花天酒地中身体在一天天变差,那种纯真的幸福感越来越低。因此,当你发现你曾经的爱妻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你血脉相承的孩子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时,希望你扪心仔细想想:我是不是应该多关怀我的家庭了?应该多体谅我的妻子了?是不是很久没有关心孩子和他的功课?如果你是一个尽道义的丈夫,就会敬重双方父母,事业家庭两不误,妻儿阳光灿烂,共享天伦之乐。

2、另外,中国有名的“颜氏家训”中告诫父亲:“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身为父亲,不可对孩子过分亲昵,放纵孩子的错误不予管教,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如果父亲和子女毫无距离,过分亲昵,它的流弊就是孩子不懂得敬上,不懂如何尊重父亲。孩子对父亲保持一些敬畏之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妻子和母亲则要做好“妇言、妇德、妇容、妇功”。

1、妇言:古人教育女儿“妇言”时,从小就教她讲话要婉约温柔,也就是要和颜悦色。对丈夫讲话要温柔;对孩子讲话要端正、端庄;对父母、公婆言语要温顺。现在,丈夫、孩子会觉得妻子(妈妈)很罗嗦,很爱发脾气,讲话都不给他一点面子。所以,从现在开始反省一下,我们对家庭每一个成员的应对谈吐中,是不是讲得不得体?有没有讲得很过火?讲得很呛?很会挖苦?对丈夫,如果你的态度很凶猛,不温和,不温柔,作丈夫的就会疏远你而不喜欢回家。对孩子则容易自暴自弃。现在,小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顶嘴、不求上进、打架、离家出走、早恋、早孕或抑郁、自残、甚至自杀……),家庭问题越来越多,亲情越来越淡薄,这和“妇言”缺乏水平是有直接关系的。总之,作为妻子、母亲或儿媳,在“妇言”方面的修炼是要努力了!

2、妇德:“德”包括人的品德、人际相处能力、人的威仪、人的礼貌……这些都要从家庭教育来教导和落实。“妇德”概括说就是“贞、顺”。①要爱自己的家,把家料理得头头是道,井然有序。让这个家能齐家。除环境干净外,邻里和谐、为人处事一切都要合乎道理。古人讲“理者礼也”,“礼者理也”,二者共为一体两面。②教育孩子从会吃饭开始,如饭前的摆碗筷、第一筷子让给长辈、吃饭不磨磨蹭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餐后的收拾整理……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敬长辈、懂得要惜物,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的辛苦,感谢其他所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是他们辛苦的工作才使我们拥有这样幸福的一餐。这些孩子在英明的母亲带领之下,也能乐意地付出他们的心力,在家庭里也能帮忙做家事。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完家务,各自学习、看书。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功课就很好。不用督促,不用逼他,孩子就会很认真地读书。

3、妇容:是讲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端庄有礼的妇女,避免“冶容诲淫”。

4、妇功:①我们回想过去的妇女料理家事的确很有功夫。不但把家里打理得非常干净整齐,侍奉公婆也非常地恭敬,态度言语还非常地柔顺。②在封建社会衡量一个妇女是不是一个“贤妻良母”,能否“相夫教子”是关键的一个标准,所谓“相夫”就是对丈夫要在生活上照顾好,事业上要多进行有益的“辅佐”,如果丈夫是为官的,就要劝慰他清正廉洁,做一个百姓拥戴的清官,如果丈夫经商,就要协助丈夫作好买卖,总之就是形成一个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和谐局面。对于孩子则是“教子有方”,培养孩子做有德有才之人,能成为兴盛家族的接班人或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③妇功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看到家里千头万绪的时候,要有冷静处理的思考能力,我要怎样把它们料理好?如何一件一件把它做好?身为一个妻子,脑筋不能不清楚,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功夫了。④一个会安排的家庭主妇,一定也非常地好学。她在做家务当中就学到了如何管理,包括事情和时间的管理都非常重要。⑤过去的女子,在自己母亲的教导下,从小就会学做家事,如裁缝、烹饪等,所以长大结婚后,就没有料理家事的困难。

我们看到人家的孩子温文儒雅的形象,一定是因为父母懂得教育,他们的孩子很幸福。就在这样健全的家庭教育教导下,长大之后都有很好的学问,在社会上能作一个好人,将他们所学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所以“夫义妇德”实在是非常重要。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说话不能顺理成章,做事就很难成功。守住“本分”的关键是“正名”。孔子提倡正责任,自发的“正己”,而不是依仗权威去约束他人,更不是把教条强加诸人。

【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减少浮躁气,提升人的高贵气质,为自己和家庭积福。 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弟子规》,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我已在“”发表了有关家庭教育及《论语》学习等方面的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