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自我枷锁,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来自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以“自卑感”和“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够好,才会不断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好。 阿德勒说,自卑感是人类努力与成就的基础,却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 社会意识呢?是指人天生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中交往、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免不了与人合作。创造性自我是指我们的未来不是由过去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的解释决定的,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诠释,生活就会发生改变。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全所未有的自由和通透。 原来,我们不必活在过去的创伤里,也不必活在未来的期望里;既不需要别人的期待和认可,也不必干涉别人的课题;就活在当下,做一个独立的、对他人有用的人。

弗洛伊德认为,过去的经历会形成创伤,会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比如,我们经常听人说,我现在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如果父母不那样对我,如果父母不是天天吵架,如果我不是生在农村,我的生活就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们的不幸都是过去的错,都是原生家庭的错。

但是,我们能回到过去吗?我们能改变过去吗?显然,那是不能的。 阿德勒说,心理创伤并不存在,过去经历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诠释。 有这样一对双胞胎,他们的父亲是一个爱打人的暴力父亲。老大想,父亲这样打我,让我深受痛苦,我长大后,我一定要打回来。这样,他就会发展成用暴力解决问题;而老二认为父亲打人是不对的,我以后绝对不会打人,他长大成人时,他就发展出温和的待人态度。可见,同样的家庭,也有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所以,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一味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用原因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 实际上,决定我们人生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说到原因论和目的论,书中讲青年的朋友闭门不出的例子。哲人认为,不是因为他不安才不出门,而是因为不想到外面去的目的,才制造了不安的情绪。当服务员把咖啡撒到青年的衣服上时,不是因为他的衣服弄脏了而愤怒,而是他想利用愤怒来达到震慑服务员的目的,因为愤怒是最快捷的方式。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正当你对不听话的孩子咆哮时,电话铃响了,打电话过来的是孩子的班主任或者单位的领导。这时,你会怎么做呢?调整呼吸,收拾情绪,温和地接通电话。挂断电话后,继续对孩子咆哮。可见, 我们的情绪是可收可放的手段而已。 不是因为孩子的不对而发火,而是通过发火来镇住孩子,让孩子好好听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常为自己的不改变寻找借口,比如,如果我有时间,我就能把这篇文章写完;如果,我能再长高10厘米,我的生活就不是这样子。我们总是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中,不去改变。但我们反过来问:如果有时间,真的能写完这篇文章吗?如果再长高10厘米,生活真的会与众不同吗?答案显而易见。

有时候,我们还会活在未来的期待里。我们常说:等我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等我有钱了就带父母去旅行等等。试问,你有钱了,就会带父母去旅行吗?所以,放下对未来的期望,要专注于当下能做到的。

所以,与其寻找改变的方法,更多的是要有改变的勇气。 首先,主观上要有意愿,要有改变的决心,只有自己下定决心要改变,生活才可能真正改变;同时还要有勇气,敢于走出舒适区,敢于面对现实的困境,专注于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阿德勒说,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 自卑感是人际关系的烦恼,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因为我们常常把人际关系变成一种竞争的关系,总是认为在人际比较中,自己处于劣等地位。

比如,哲人说自己身高是155厘米,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高,认为,如果再长高20厘米,就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而155这只是一个数字,对于身高100的孩子来说,是很高的,但对于170的身高,就觉得自己矮。或许,我们会认为高大强壮的身体给人一种震慑感,而矮小的人却可以给对方放下警惕的心理。所以,无论高矮,都有好处,这在于价值转换。 所以,事情本身并无意义,关键是自己怎么诠释。

在我的课堂里,我经常听学员说自己很自卑,总是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追其根源,就是童年时候做出的认定,认为自己不够好,只有自己表现好时,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表扬。

活在父母的评价和期待里,是很多成年人苦恼的事。人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和期待呢?很多时候都是赏罚教育的影响,这导致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如果没有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显然,这是不正常的想法。

阿德勒认为,对待孩子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 因为批评和表扬都是有能力的人对没有能力的人的一种评价,是一种纵向的人际关系,是父母对孩子的操控。那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究竟该怎么做呢?那就是鼓励。

鼓励,就是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是来自外界的评价,而是自己赋予的。鼓励是一种横向关系,是双方平等的,不是上下级的纵向关系。只有平等,才可能做到尊重。

那如何鼓励孩子呢?尝试去看,孩子今天有没有给你带来快乐,有没有对你提供帮助,有没有对别人提供帮助,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努力等等。有时,仅仅是存在,也是值得鼓励的。书中有个例子是说,即便目前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她还活着,活着本身就可以支撑家人的心,值得鼓励。所以,有时就是一句真诚的谢谢,孩子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阿德勒说,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犹太教教义中有句话这么说的: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所以,我们要为自己而活。

为自己而活,不但自己要认为自己有价值,还要做好课题分离。如何做好课题分离呢?这里有两步;第一,要分清这是谁的课题;第二步,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分清是谁的课题需要判断事情的结果是由谁负责。 常见的例子是,父母苦于孩子的学习,想办法去帮助孩子学习,结果,孩子的学习不但没有搞好,还让亲子关系变得非常糟糕。因为,父母的干涉把这段关系变成了纵向的关系。

实际上,学习是孩子的事,结果由孩子自己来承担,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应该去干涉,而现实中,但做起来却很难。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在他有困惑时,随时给予援助。

西方有句谚语是: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比如说,为子女婚姻着急的父母,如何做好课题分离呢?相亲的事是孩子的事,自己能做的就是提供更多的资源,提供各种支持,而不是干涉其课题。

所以, 真正的自由在于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也不对别人产生期待,做好课题分离,仅仅关注于自己的事情上。

凡事,都是相对的。既然所有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同样,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贡献感,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找到贡献感。 要获得幸福感,这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我接纳。尼布尔有一句祈祷文是这样的: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自我接纳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接受不能更换的东西,接受现实的“这个我”, 我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即使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勇敢去接纳自己。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不对自己撒谎。

这里要注意自我接纳与自我肯定的区别。比如我的数学考了60分,如果我对自己说,我这次只是运气不好,我本来可以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如果对自己说,我就是考了60分,诚实地接受60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课题分离也说了,我们要仅仅关注自己的课题,关注自己可以改变的。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积极主动的习惯一样,致力于影响圈的事。

我们普通,并不等于无能。自我接纳是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如果我们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第二阶段:他者信赖。 就是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按照课题分离,对方怎么对待你的信赖,那是对方的事;而你是否选择信赖对方,是自己的事,与对方无关。所以,我们始终专注于自己的功课。如果不敢去信赖他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与他人成为朋友,就信赖他;如果不想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关系,选择不信赖就好了,一切取决于自己。比如,我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选择信赖对方,把对方当成朋友,对方怎么看待,那是他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他者贡献。他者贡献,不是舍己为人,而是感到自己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做公益的人越来越多,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考虑的是,就是为别人做什么,然后积极去实践。

稻盛和夫说:利他就是利己。 当我们处处想着怎么帮助对方成长的时候,我们自己在其中也会获得成长。所以,他者贡献,一方面能够体会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获得参与群体的归属感。

所以,当我们真正做到自我接纳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当我们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我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同时,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所以,幸福即贡献感,而真正拥有贡献感的人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是自由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