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鹅蛋脸---东方女人的古典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认识一个人,我们首先是看别人长什么样,这样,我们的大脑才会把这张脸跟人对应上。在世人的认知里,东方女性的美端庄、优雅、婉约又大气。

在东方人的审美观念中,“鹅蛋脸"被公认为东方女性的理想脸型,这种脸型有一种东方女人的优雅和古典美,恰如其分地将东方女性的美衬托出来。古代形容绝色女子常有“面若鹅蛋”“腰如杨柳”之说

鹅蛋脸脸部线条流畅,整体的轮廓比较均匀清晰,额头饱满丰润,宽度和长度适中平衡,下巴不过分尖锐,成圆弧形。不管是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脸部的比例和线条都十分匀称分明。

中国人最重脸面,当然此脸面非彼脸面,好看的人总是赏心悦目的,有的人是一眼惊艳,再看不如初,而鹅蛋脸的人是非常耐看的,这是因为这种脸型比例协调,轮廓匀称,线条分明,符合曲线美,具有柔和,耐看,匀称的特点。

东方女人的优雅和古典美,在这种脸型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剧版的《画皮》是我非常喜欢的,这剧的化妆调色都让人舒服,饰演小唯的演员薛凯琪就是标准鹅蛋脸,脸上的胶原蛋白非常饱满,有着很明显的婴儿肥,很美很耐看,气质端方,很上镜,特别招人喜欢。

在很多的艺术作品中,鹅蛋脸都是美人的标配。向本贵《盘龙埠》:“那张~的鹅蛋脸,透着一种揶揄。”

巴金 《秋》三:“她的鹅蛋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微笑。”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那舞女看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发髻,那发式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上显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调和。”

沈从文 《自杀》:“太太穿的是件浅炒米黄袍子,配上披在两肩起大波纹的漆黑头发,净白的鹅蛋脸,两只纤秀的白手在那束蓝花中进出。”

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肖像描写:“在一张艳若桃李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黑眼睛,黛眉弯弯,活像画就一半,……鼻子细巧、挺秀,充满灵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