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如何规定员工的加班和调休的!

在工作是计件的情况下!
如果甲方因定单缺乏,要求乙方休息,待有定单时上班,或等甲方通知上班!
我想问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甲方可以要求乙方调休吗?就是拿乙方正常加班的时间去补回放假的时间,甚至是双休的时间来补!
甲方这样有违规劳动法吗?

一,用人单位,对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可以按排补休;

二,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或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未经劳动者同意,不可以按排补休.

引用法律;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扩展资料:

1、对标准工时制而言,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般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150%的工资报酬,该加班不能用以后安排调休处理;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用人单位有权以调休代替,不能安排调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该加班不能用以后安排调休处理,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2、对于综合计算工时制的用人单位而言,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的工作总时间超过核定的标准时间,属于加班,且不能以调休处理,应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工作的,算加班,该加班亦不能用以后安排调休处理,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3、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一般情况下,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存在加班。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照地方法规规定。如果地方规定要支付加班工资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不能用以后安排调休处理。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节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资收入÷21.75×300%) 公休日加班双薪(月工资收入÷21.75×200%)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员工工作时间有如下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可以有其它工作和休息办法,前提是经劳动行政部门标准。因此,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否违法,得看它是否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一般情况下,只要每天工作时间不会太长,在一段时间里总的时间不算太长,根据生产的特点,都会批准。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23

劳动法对加班时间是如何规定的?听听专业律师的说法

第3个回答  2014-10-02
人皮客栈2 Hostel: Part II (2007)
类型: 惊悚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斯洛伐克语 / 意大利语 / 捷克语
上映日期: 2007-06-08(美国)
片长: 94分钟
又名: 恐怖旅社第2站 / 杀人欲室2
第4个回答  2013-08-06
四、能依照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处罚吗? 符合以下条件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1、制订程序必须合法: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职工代表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等权利机构);2、内容必须合法(厦门市应当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3、必须向劳动者公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