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制造了高根鞋?又是谁制造了裙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11
西方发明的高跟鞋一向被和中国的弓鞋相提并论。“五四”时期著名的遗老辜鸿铭力捧中国女人的三寸金莲,也还有所发现:欧洲人发明高跟鞋与中国女人裹小脚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说,高跟鞋的发明者便是一个醋坛子丈夫,他经常要外出,又不放心家里的美貌娇妻,于是设计出看上去很美却行走不便的鞋子。这便是后来的高跟鞋。尽管都是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体的异化,但高跟鞋远远不曾像弓鞋那样广被恶名。大概也因为它毕竟不像弓鞋那样要付出足部畸形的惨痛代价。
不过,足部高度的增加,可以大大提高体态的优美,大概又是中西方审美上的共识。清代八旗女子穿的鞋子,鞋跟在鞋子中部,一般也要高至四五寸,被称作马蹄底或花盆底。《都门竹枝词》里说“粉底花鞋高八寸,门前来往走如飞”。这需要多好的平衡能力啊,现在的高跟鞋女郎大可不必沾沾自喜。
上个世纪高跟鞋传入中国,立刻受到名媛仕女们的喜爱。立领长身的旗袍,蹬一双美国制造的高跟鞋,烘托出纤细的腰肢和臀部,一小步一小步行来,流淌着一种组合韵律的微妙感觉。那是平底绣花鞋无法造就的摩登效果。
尽管女权主义者高声呐喊要解放女性的身体,高跟鞋还是无法退出女性们的主流服饰形态。哪个女子的鞋柜里不放着几双或尖头或圆头或柱跟或细跟的高跟鞋?我认识一个女孩,每天穿着高跟鞋走路40分钟上班,一下一下,都在敲击着女性主义者的心脏啊。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专家得出高跟鞋“极限”是6cm,高度超过6cm,对人体就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但是仍然会有漂亮女人们挑战更高的高度,因为高跟鞋衬托出如此修长的美腿,令她们看上去自信而且优雅。
其实,高跟鞋产生的原因非常朴素:15世纪,人们走在泥泞的街道和田野上,为了避免泥水弄脏衣角和鞋子,就自然想到了把鞋跟加高。服饰文化总是不断地改变“自然的”状态,以迎合审美和情欲的理想。

回溯中国的历史,女性从裤子到改为裙子的时代,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在唐朝以前,女子着装除了贴身内衣外,仍然是外裤和长短衫。由于唐代崇尚丰满的女性,所以皇帝在选宫妃彩女时,除了注重面貌的秀丽之外,体态身材则以胖为美,传说武则天就是以相貌和身材均佳,而在唐太宗时就被选进宫里做才人。

在武则天当政期间,虽然严刑峻法,但能够选贤用良,精心治国,国家慢慢强盛起来,她也越发心宽体胖起来。平时,她的各种活动虽然都能出车入辇,但还是免不了需要自己步行或散步。由于她的腿偏于肥胖,再穿上绫罗绸缎的裤子,走起路来,很容易擦来擦去,蹭得裤子“哧哧”直响,这让旁人会不由自主地去寻觅出声的地方。这种事无法怪罪别人,她觉得很难堪,此时她真的感到肥胖的累赘。

武则天心里很烦,瞧着过于肥胖的双腿,实在不想再看下去了,干脆用一块缎子盖住,眼不见为净。这一来,倒让她想着想着开窍了,于是拿了块缎子在镜子前上下左右比划起来,后来干脆用缎子前后一裹,把双腿全围起来了,试着走起路来,既飘逸潇洒又好看。她高兴极了,赶忙叫人加工制作,然后让宫女们穿上,走上一圈让自己看看,随后又亲自加以改进,下令给自己也做条合体的穿上,感觉非常轻松自如,心里很满意。

但是,穿上这样的新服装,该叫它什么名字呢?武则天左思右想,认为平时人们身上穿的各种衣服,都有个“衣”字偏旁,自己是一国之君,干脆给君字加个“衣”字旁,叫“裙子”好了,这也可以说明“裙子”是自己这样的女皇帝发明的。

不过事情还没有了结。当武则天穿上自己发明的裙子,兴高采烈地到兴庆宫去散心,怎奈一走路,那新绸缎烦心的磨蹭声多少又会响起来了,这让她内心感到很扫兴。于是她又认真琢磨着改进的办法。一会儿,她正走到一座楼阁前,那楼阁四角飞檐上挂的铃儿被风一吹,都“叮铃铃”地响起来,而裙子烦心的磨蹭声却被盖住了。她心里灵机一动,轻松了许多,不禁想出个美妙的办法。

回宫以后,她让人在裙子上缀了几个小铜铃,然后再穿上裙子,这样走起路来就不会听到磨蹭的声响了。

从此以后,裙子开始由宫中传到了民间,社会上的妇女们也相继兴起了穿裙子这种方便的服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