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中医是谁?

如题所述

我国古代最著名女中医-曾懿
 
远在汉武帝时,就有一个女中医义构,医术比较高明,治疗了很多疑难重病,因此
享有盛誉。后来在汉宣帝时,有个女中医淳于衍,医道精深,尤其专长妇科,据说曾给
当时皇后接过产,是一位医药兼能的多面手。到了晋朗,著名学者葛洪的妻子鲍姑,跟
她父亲和丈夫学习医术,以后就奔波于外,施医舍药,她尤其专长于灸法,在群众中威
信很高。当地群众为了纪念鲍姑,还特地修建了一座三元宫,富内专门设了鲍姑的塑像
供俸。宋朝专治重病的冯氏、专长妇科的汪夫人、精通外科的张小娘子,都是名见经传
的女中医。至于明朝善究医理的陆氏、眼科专家彭医妇、走方行医的韩医妇,也是有一
定声望的女中医。但在我国古代女中医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曾懿了。

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入。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当于公元1837年。当
时正处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曾懿接
受了进化论和改良主义思想。她认为国家要富强的话,必须家庭“保康强。,国家“强
种族”,而行医正合此道。所以曾懿在医人医国的思想指导下,深究医理,著书立说,
对中国医药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懿的思想和学识主要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这部丛书由《女学篇》
、《医学篇》、《诗词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而谈论医学的主要是《医学篇》这本书
。该书写成于

光绪三十二年,相当于公元1906年。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
木刻本。上册共4卷。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
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4卷。第一卷
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

曾懿曾得过四次温病,全赖著名温病医家吴鞠通的理论指导方转危为安。因此,她
十分祟拜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她自己的著作中很多地方都采用吴鞠通的学说和医
方。经过39年的刻苦钻研,曾懿对伤寒和温病的病证及其治法有了十分深刻的体会;所
以选了些精华写了下来,这就成了《医学篇》的主要内容。

曾懿往往自己配制方药,用药十分精当,配合非常巧妙。有的还是亲身经历过。比
如她32岁时,曾得了阴症喉痹,十分危险,她将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
碗中,用开水冲入,又将有药的茶碗隔水婉后,将茶碗中的药含上一口,慢慢咽下,总
算脱离了危险。后来她就用这个方子治好了不少病人。

曾懿十分重视民间经验。她在院北某地听到一个士兵说,以前他从军到一个地方,
得了噎院病,能饮不能食,一点办法也没有。过了数日,他到一个集市游荡,走得口渴
,又没有茶水可买。只见一个小贩,用一大锅煮鸡十几只现卖、这个士兵实在口渴得厉
害,就与小贩协商,买了点锅中鸡汁饮以解渴。不料这鸡汁又浓又鲜,食下即到了下焦
,不象从前饮水进食,往往阻于上焦而不入。于是,此兵就连买几大碗鸡汁饮服。以后
他常用鸡汤煮粥作为主要饮食,胃膈渐开毛病也慢慢好了。言者无心,闻者有意。曾懿
听了以后,用心记。以后凡遇到这类噎膈症,她就用浓鸡汁,略加姜汁治之,都获得了
很好的效果。

曾懿还十分重视医学卫生知识的普及。如她提出要注意休息,“以保脑力”;“时
吸新鲜空气以保肺气”;要多活动,以使血脉“流通”等等。曾懿生长在封建时代,但
医学知识十分渊博,尤其思想很进步。在我国古代既通晓医理,又有行医救国思想的女
中医不多,而其中当以曾懿为最出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0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中医是曾懿。
曾懿,字伯渊,又名朗秋。清咸丰二年(1852)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一个官绅家庭。十岁时其父曾咏卒于江西鄙阳任所,其母左锡嘉带着子女返回了四川老家。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左锡嘉把家搬到了成都城附近的浣花溪一带,这个新家和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近在咫尺。在左锡嘉淳淳教诲下,曾懿自幼研读经史,擅长丹青、文辞。许多患者由于医治无效而丧生。曾懿既怜乡民之无辜,更恨庸医不识寒温,泥执古方之无能,乃废寝忘食地苦读家藏医药典籍,上始汉、唐,下迄清末,凡精辟之论述,严谨之方剂,都一一摘录下来,悉心钻研。
曾懿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医生,在医学理论上并不执一家之言。她认为:汉代张仲景固为医中之圣,其所著《伤寒论》,后世医家奉为圭皋,不无道理。金元四家也各布胜处,当为效法。主张今之业医者不可一概泥于古方古法,而应“潜心体察,掇其精英,摘其所偏,自能豁然贯通,变化无穷”。如此,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她目睹瘟疫肆虐,荼毒乡民之惨状,故对叶天士、吴鞠通等瘟病学家甚为推崇,认为这些医家“皆能运化古方,以治今人之病。”她尤服膺吴氏之《瘟病条辩》,称此书“妙在顾人津液,不专攻伐。”并说“懿身经四次温症,得以转危为安,皆得力于斯书这居多”。
第2个回答  2013-07-31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中医是曾懿,又叫伯渊,四川华阳人.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