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问一下大家、

第1个回答  2020-03-21

红楼梦:王熙凤不愧“凤辣子”的美名,诱敌深入让贾瑞防不胜防

众所周知,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一直给人一种“毒辣”的形象,比如他设计陷害尤二姐一事就做得天衣无缝。其实,王熙凤的手段远远不止如此,在她陷害尤二姐之前,她还作弄过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贾瑞。不过,相对于比较可怜的尤二姐而言,贾瑞的死并不值得世人可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红楼梦》中,有关王熙凤设计陷害贾瑞的一些事情,从中分析一下王熙凤非比常人权谋和手段。

在《红楼梦》从第十二回至第十五回,三位中心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隐没于舞台的背景之中,而荣国府的当家奶奶王熙凤则处在舞台的中央,站到了聚光灯的下面。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计,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写出王熙凤的狠毒。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写出王熙凤的才干。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极写王熙凤对金钱和权势的贪求,并兼写她的狠毒和冷酷。三回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写王熙凤的逞强好胜则同。

我们先看看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计,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这一回写的是贾瑞企图勾引风姐,结果被风姐捉弄至死的故事。作者的写法是把贾瑞的活动作为叙述的线索,把贾瑞放在明处,而把捉弄贾瑞的凤姐放在暗处,以此突出贾瑞的愚蠢和凤姐的阴毒可怕。

小说第十一回已经交代了“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的情节。只见贾瑞涎皮赖脸地要上前勾搭凤姐,而凤姐开始吃了一惊,然后是虚与委蛇,和贾瑞敷衍。作者描写王熙凤的心理活动是:“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

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在这里,我们看到贾瑞的好色、轻薄和愚蠢,好色好到急不可耐,轻薄则轻薄到不顾脸面,愚蠢则愚蠢到不知对方是何人。贾瑞这种人物在《红楼梦》以前的世情小说中不难看到。

可是,凤姐这种人物却不容易看到。在贾瑞的挑逗下,她既不痛斥贾瑞的无耻,也不装聋作哑,而是在蔑视、愤慨之余,产生一种严惩对方的强烈欲望。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欲望,一是因为受到了侮辱,二是因为要让对方“知道我的手段”!

从前面的描写来看,凤姐也不是那种冰清玉洁的人,她和贾蓉的关系就十分可疑。可是,贾瑞是凤姐看不上的人,他居然敢对自己无礼挑逗,这就不能不让他“知道我的手段”了。可怕的是,风姐并不采用直接向家长告状的方式,而是采用一种诱敌深入、将计就计的策略,来给贾瑞以最大限度的杀伤。但贾瑞是自投罗网,至少到这儿,还怪不得凤辣子。

接着是贾瑞频频地采取主动,几次三番地找上门去。贾瑞每次去找凤姐,都没有什么借口,所以弄得平儿也纳闷:“这瑞大爷是因什么只管来?”可见他是多么愚蠢。贾瑞的频频出击终于促成了凤辣子的杀机。贾瑞的话句句是挑逗:“(二哥哥)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嫂子天天也闷得很”,“我倒天天闲着,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闲闷可好不好”,“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凤辣子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对急色儿贾瑞的挑逗给以热情的“鼓励”:“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贾瑞像一条既缺乏经验、又缺乏耐心的鱼,被凤辣子几句甜言蜜语钓得牢牢的。于是,就有了贾瑞梦寐以求的第一次“约会”。谁知凤辣子“不讲信用”,她居然“失约”了。害得贾瑞在穿堂里“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在这里,作者又插入一个贾瑞的祖父一—腐儒贾代儒,使这个故事更加具有戏剧性。迂腐古板的老学究偏偏有一个寻花问柳的孙子。贾代儒以为孙子夜不归宿是“非饮即赌,嫖娼宿妓”,“那里想到这段公案”。于是,发狠打了三四十板,又不许吃饭,让贾瑞跪在风地里读文章。对于贾瑞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贾瑞就此缩手,那也就罢了,谁知他居然“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于是,又有了第二次上当受骗。这一次就更惨了。作者只说凤姐“点兵派将,设下圈套”,我们不知道其中的具体内容。作者故意把贾瑞放在明处,把设下圈套的人放在暗处。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贾蓉,一个贾蓄,把贾瑞治得服服帖帖。这一次比第一次还要糟糕,贾瑞在晚辈面前洋相出足,脸面扫地,还被敲了竹杠。上一次是朔风中吹了一夜,这一次是一净桶尿粪浇了他一身一头。

贾瑞从此一病不起,故事发展到这里,读者会觉得贾瑞虽然卑下,却也有可怜的一面,凤姐对贾瑞的惩罚也未免过于狠毒了一点。可是,作者并不想就此罢手,他还要写贾瑞的至死不悟,写王夫人让凤姐给称二两人参给代儒家,凤姐见死不救,“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从而进一步写出凤姐的狠毒。真所谓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也才是凤辣子的本色。如果接着就写贾瑞的死,亦未尝不可,但是,作者意犹未尽,又让神秘的一僧一道出来。那联系着彼岸世界的一僧一道一出来,我们就知道,一定会伴随着出现超现实的情节,这就是那面“风月宝鉴”。

这面“风月宝鉴”显然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它的正面是美丽的凤姐,这是道士警告贾瑞万万不能看的一面,因为它是虚幻的,也是世人最喜欢看的;它的反面是一个钻偻,这是世人不爱看的,但它却是真实的。执迷不悟的贾瑞没有听道士的话,偏偏去看风月宝鉴的正面,结果悲惨地死去。真是自取灭亡。

“风月宝鉴”的构思很巧妙。镜中花和水中月一样,表示虚幻的意思。可是,“风月宝鉴”的立意并不高明,和《红楼梦》全书的思想高度相比,显得矮了一截。“风月宝鉴”的立意没有超出女人祸水论的旧意识,和全书对女性的态度形成了差距。第十二回是贾瑞死,第十三回是秦可卿死,第十六回是秦钟死。如果按照作者原来的构思,秦可卿是乱伦通奸败露而死,那么,贾瑞、秦可卿、秦钟三人虽然情况不完全相同,但为情而死则同。都符合太虚幻境里说的“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之类的笼统说法。

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中有关王熙凤的描写,无不在叙说其阴险和毒辣,手段之狠毒令人望而生畏。不过,王熙凤的毒辣却是属于被动的防御,一切都是贾瑞的自作孽不可活,若是,没有他无端招惹王熙凤,或许,就不会落得一个惨死的结局。不知道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第2个回答  2020-02-10
错误估计自己的人生凭仗,也会苦,更有甚者,还不得善终。王熙凤,恰恰是这种,且还是最甚的一类。“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她是个女儿生的男人心性。精明强干,两面三刀,心狠手辣,“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生在深宅大院脂粉堆里,纵横捭阖,挥斥方遒,在她看来,她凭的都是自己、自己一身的本事。其他的,既不在乎,也瞧不上。在她看来,贾母让她管家,完全是个能力问题,她配得上,管的好,没她不行。有一种迷雾一样的自信笼罩着她,导致她分不清东南西北。殊不知,贾母这只老狐狸盘算的要比她灵清。王熙凤是贾政老婆的侄女,贾赦的儿媳妇,从维持大家族平衡的角度出发,她就是不二之选。王熙凤在本质上错误估计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盲目自恃,没看清自己凭仗的到底是什么,反而高歌猛进,一意孤行,结果一朝败落,惨淡收场,连女儿都被变卖冲妓。
第3个回答  2019-06-03
聪明仱俐见风使舵的人。
第4个回答  2013-08-03
  美学家王朝闻写了一部《论凤姐》,差不多与《红楼梦》原著一般厚,可见凤姐其人的份量。

  王熙凤没读过几天书,但聪明过人,有管理天才。二十岁出头就出任荣国府主管,据说十个男人捆在一起也赶不上她。因为有了她,贾母、王夫人都乐得清闲,只管吃喝玩乐。几百口子人的吃喝拉撒睡,每天成百上千两银子的开销进出,没点本事是玩不转的。

  关于凤姐的才能只举两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一是宁国府死了儿媳妇,上下乱成一锅粥,急得珍大哥团团转。平时屁事不管的宝玉却向他推荐了凤姐。王熙凤举重若轻。她走马上任,三下五除二,把一个乱哄哄的宁国府治理得有条不紊,而且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赢得一片喝彩。

  二是她后来病了,无人顶替,临时组成了探春、宝钗、李纨三驾马车来主政,结果也没维持多久便散了,从此荣国府的管理就江河日下了。如果凤姐多读点书,学点经济管理,法律知识,再会几句洋文,她出任总理大臣也没问题,也许是又一个戴卓尔夫人。

  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荣国府败就败在她手里。此人一生爱好两个字,一是权,二是钱。铁槛寺弄权,为了几千两银子送了两条人命。凭着贾府的势力,她经常插手官府,贪赃枉法,天不怕地不怕,连鬼都不在乎。

  至于在府内,她更是一手遮天,能捞就捞,雁过拔毛。每月的工资,除主要领导外,她都扣下来,拿出去放高利贷,拖欠几个月不给是常事。连请客人人出的份子钱她也不放过,只出名不拔一毛。

  结果,偌大一个贾府,银行一天天空虚,她的小金库却日见其增。所以,贾府后来即便不被抄家,早晚也是要垮的,因为有凤姐这样一个大蛀虫!

  凤姐的腐败,主要是她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关于她的种种以权谋私,在贾府早已沸沸扬扬,各种检举揭发材料送到王夫人、贾母手里,她们都轻描淡写说几句,或者扣押不宣,或者干脆批转凤姐处理。凤姐吃饱喝足了,靠在门框上,一边剔着牙,一边指桑骂槐,扬言对那些检举人要一个个收拾。能管的不管,想管的管不了。

  邢夫人虽然地位高,但没有实权,只能以老卖老,给点脸色看。赵姨娘有级别,没地位,只好背地里花小钱儿请马道婆念咒儿。最有权力也最能管凤姐的本该是贾琏,他是男人圈里仅次于贾政的二号实权人物,但他也管不了老婆,原因是他有一堆小辫子在人家手里,沾花惹草,腰杆不硬。

  有一回他手头紧,便和贾母的丫头鸳鸯联手,将老太太的几箱宝贝偷出来换钱。凤姐信息灵,要二一添作五,分一半,把个贾琏的鼻子都气歪了,说你这娘们儿也太黑了,捞了那么多还不知足,连这么点东西还要拔毛!凤姐顿时大发雌威:好你个小瘪三,全府的人都骂我,闹了半天是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全是你在背后拆台———老娘王家金山银海,随便扫扫屋角也够你们贾家吃十年,谁稀罕你们家这点破玩意儿———把个贾老二骂得狗血喷头,哪里还有半点爷们儿的威风?

  凤姐在贾府天马行空,没有她不敢干的事。她的本事越大,干的坏事就越多,危害就越大。如果在她上面有一个健全的董事会,加上独立办案的检察院、纪检委,还有报纸、电台、电视,而且均不受贾母、王夫人的纸条、电话的干扰,那情况就不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