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司长的职权源远流长,其名称起源于香港殖民地时期的辅政司,后于1976年改称为布政司,成为香港总督的首席副手,同时是行政局及立法局的当然议员。布政司署,即现在的政府总部,由前任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及全体公务员管理,执行总督的指令。
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交接,布政司司长改名为政务司司长,这一职位继续沿袭着原有的职责,作为行政长官的首席副手。尽管《香港基本法》第60条指出特区政府设有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等职位,但实际上政务司司长的职位并非一个独立的政府部门,其支援部门名为“政务司司长办公室”,与律政司有所不同。
在2002年6月之前,政务司司长是政府公务员中的最高级别,各局局长需对其负责。然而,随着董建华行政长官推行的高官问责制,政务司司长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变为政治任命官员,各局局长直接向行政长官汇报。这一转变导致政务司司长的职责范围变得不固定,主要负责行政长官指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政策管理权限,除非得到行政长官的命令,否则不得干涉其他政策局的工作。因此,政务司司长被戏称为“无兵司令”,虽然排名和薪酬高于各局局长,但实际权力似乎有所削弱。
然而,随着2005年6月曾荫权的上任,政务司司长在政府中的政治角色和职权似乎有所提升,表明其地位可能有所恢复,但具体如何仍需观察新的政策和行政安排。
政务司司长(英语: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简称CS)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仅次于行政长官的政府官员,其支援部门为政务司司长办公室。 政务司司长现属行政会议官守成员;也是可以署理行政长官职务的三名司长中,最高级的一位。现任政务司司长为林瑞麟,他由行政长官曾荫权提名,并于2011年9月30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