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雷军600亿元豪赌小米造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雷军在发布会上。来自雷军微博

小米“放卫星” 10年投资百亿美元造车

在发布会开始前3小时,小米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小米智能电动 汽车 项目正式立项。公告称,小米集团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除特别注明外,单位下同),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约为656亿元人民币),雷军将兼任该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在过去75天里,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四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两次正式的董事会,小米终于决定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

雷军说自己非常清楚 汽车 行业的风险。在这个行业里,动辄就是百亿元的投资,而且三五年才有成果出来;但是小米现在有不少积累,有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团队,有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最重要的是,小米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做好全力冲刺5-10年的准备。”雷军如是说。

谋求智能生态链闭环 造车是必然一步?

小米的跨界造车之旅正式启程,看似偶然,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小米入局智能电动 汽车 是必然的。

雷军也在小米公司全员内部信中表示,对于造车,小米拥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融合经验,以及业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连接最活跃的成熟智能生态,在现金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智能电动 汽车 将是小米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生活综合生态拓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2020年财报显示,小米集团收入为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1522亿元,约占总营收的61.8%,仍是其主要营收来源。截至去年12月31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物联网)设备数高达3.25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38.0%。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小米AIoT平台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达到了620万,同比增长52.9%,IoT生态构建已经初具优势。

TMT( 科技 、媒体、通信)行业观察者张书乐表示,小米一直在做生态链,即智能家居生态,通过小米音箱、小米手机或小米电视亦或者是米家App作为枢纽,形成一整套小米智能家居系统,一旦多个智能家居设备成熟,则可能带动用户全套配齐其他小米生态下的智能家居产品,形成强衍生。而小米造车本质上也是一个生态链,即小米智能出行生态。唯有生态,才能让小米真正成为互联网 科技 巨头,而不是单靠爆款手机产品来迎接不确定的未来。

挑战刚刚开始 成为马斯克还是贾跃亭

对于从零开始、没有 汽车 产业基础的小米和雷军来说,造车势必是一场硬仗。

张翔表示, 汽车 是比手机复杂得多的工业产品,产业链的供应商管理起来难度比手机要大得多,小米造车从头开始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很有挑战性。另外,智能 汽车 行业竞争激烈,也是一片红海,同质化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小米造车短时间内不可能像特斯拉那样,车一造出来就可以获得大量订单,用户可能需要等很长时间,如果哪个环节没有运营好,很可能全军覆没,资金打水漂,甚至是关门破产。”

“小米现在的挑战是,造车到底选择什么方向?百度已经决定用阿波罗无人驾驶入局,阿里巴巴已经决定系统化配合上汽入局,小米现在入局是打性价比还是攻占中高端市场,目前一切未知,这就是最大的挑战, 汽车 和手机等快消品是不一样的。”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坦言。

造车本来就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工资、物料、产能、工厂规模、零部件等环节都会对产品最终能否量产有影响,上一个满腔热血“All in”造车却迟迟未兑现诺言的人是贾跃亭。2014年底,贾跃亭宣布打造超级 汽车 以及垂直整合的互联网智能交通生态系统和生活方式。两年后。乐视超级 汽车 LeSEE概念车正式亮相。随着后续乐视网资金链断裂,该项目也最终破产,贾跃亭远走美国,创立法拉第未来继续其造车梦,而曾经的乐视超级 汽车 则逐渐被人们遗忘。

摆在雷军面前的造车结局似乎只有两个——成为智能电动 汽车 新的定义者或者步乐视超级 汽车 的后尘。从“性价比”到“万元机”,雷军在手机行业闯出了一方天地,他在 汽车 行业会玩得转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