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不结尾的读什么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1. 文言文 中《没》的读音和解释

【méi、mo】

没1

méi

(1)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

(2)不及;不到

(3)没有,不曾,未

(1)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没,沉也。如:其子没于渊、没水而死、水不没顶、浅草才能没马蹄

(2)潜游水中

(3)消失,不见;隐没

(4)沉迷

(5)沦没,落入

(6)通“殁”。死 如:孝公既没

2. 在古文中“无”怎么读

无,基本字义是没有,与“有”相对;另有不的意思。比如无辜;无偿;无从。多音字:mó;wú。“南无”,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这里的无读作mó。早期佛教经论中所说的无,是指相对于‘有’之‘非有’,亦即相对于‘存在’之‘非存在’。

康熙字典

【卯集下】 【无字部】 无〔古文〕

【唐韵】武夫切,音巫。

【说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易·乾卦】无咎。

【释文】无音无。易内皆作此字。

【艺苑雄黄】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橆之橆为有无之无。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为无,惟易、周礼尽用无。然论语亡而为有,我独亡,诸无字,盖变隶时误读为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广韵】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释典》。

【唐韵】武扶切【广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巫。

【说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书·舜典】刚而无虐,而无傲。

又【益稷】懋迁有无化居。

又【尔雅·释诂】虚无之闲也。

【注】虚无皆有闲隙。

【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

又【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

【注】无,犹不也。

又县名。

【前汉·地理志】越巂郡会无县。

又姓。

【正字通】汉无且明,无能。

又【广韵】汉复姓无庸无钩,俱出自楚。

又文无,药名。【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

又【说文奇字】作无。

【玉篇】虚无也。周易无字俱作无。

又【集韵】或作亡。

【诗·衞风】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书,无逸。

【史记·鲁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后汉·冯衍传】饥者毛食。

【注】衍集:毛作无。今俗语犹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通雅】江楚广东呼无曰毛。

又【集韵】或作武。◎按礼器:诏侑武方。注:武当为无,声之误也。郑注:明言其误。集韵合无,武为一。非。

【集韵】无或作橆。韵会,本古文蕃字。篆借为有无字。李斯变隶变林为四点。

〇按说文,从亡无声,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义各别,不云相通。且有无与蕃橆义尤相反,不应借用。玉篇集韵韵会俱非。韵会蕃橆作蕃,尤非。

又按读书通云:通作勿莫末没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义通,或止音近,实非一字也。读书通误。 又梵言,南无呼那谟。那如拏之上声,谟音如摩,犹云归依也。

3. 几个古文中的字的读音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孔孟论学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后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4. 为什么文言文中有的读音在汉语字典里没有

古汉语中,由于地域不同,所谓“十里不同音”,一个字的读音往往有很多种。

为了规范读音,古人想出了反切法,即第一个字的声母+第二个字的韵母,比如《广韵》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可想而知,这种方式“规范”出来的读音有多么千奇百怪。

一个字七八种写法,十几种读法,五花八门,就算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夫子也未必通晓。

开国领袖为了普及教育,以北京话为标准普及普通话,把多余的写法、读音统统砍掉,这样我们才能幸福的读书,厚着脸皮称自己为知识分子。

如果lz想把这些古汉字的读音重拾起来,建议翻阅《说文解字》《广韵》《集韵》

5. 文言文中“为”在不同的读音中有哪些意思

wéiㄨㄟ(多用作动词)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wèiㄨㄟ(多用作介词)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做,制造

6. 古文中的“通假字”读音是什么

读音是 [tōng jiǎ zì]

【1】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2】分类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1)古今字

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2)异体字

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3)通假字

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3】成因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4】通假字与借假字的区别

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3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