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梦浮桥》摘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书名:尘世的梦浮桥

一句话概括,(很古言很日本的文词语句)摘抄:

1,去年深秋与往嵯峨看山。午后行到岚山,桂川之上流水汤汤,浅渚水草丰沛,芦荻雪白。鹭鸟成群盘旋其上,山中枫叶初染,光影金碧。

2,京都有向井去来别墅,位于下嵯峨竹树丛中,近邻岚山之麓,大堰川之流。此地乃闲寂之境,令人身心怡悦,乐而忘忧,去来性疏懒,窗前荒草离离,不加芟除。数株柿树,枝叶纷披,遮蔽房檐。五月,雨水渗漏,铺席,隔扇霉气充盈,几无寝处。户外,树影森森,殊觉可喜。

3,她遂于六月二十一日与舜花同谢。母亲抱着死儿的面庞,荷荷的大哭,这也是当然了。虽然明知道到此刻 ,逝水不归,落花不再返枝,但无论怎么达观,终于难以断念的,这正是恩爱的羁绊。句云:

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

4,去年四月初,暖日熏风里我从方都去奈良,路过宇治的竹林,大片覆盖到眼前,穿过即是温柔的春山与绿野,坐在车内无聊,看周围人每一瞬的神情,看窗外每一瞬过去的景物。时间像有了新的刻度,我是秩序的构筑者。…漫长的午后,到奈良后走在街上看鹿,正仓院前好大一片草地,八重樱己经开了,花气氤氲,鸟啼得很倦,远远的一两声,好像都在花底睡着。竟悄悄躺在地上,有思无念,什么都捉不住。当晚回京都,突然接到祖父的死讯,当时也只往窗外看了看,月光在檐角流泻,浸湿半幅夜色。白日方见的好花好景,此刻夜露已经起来。就想起一茶那一句来,"虽然是如此",真是很好的句子。

5,昏昏欲睡的午后,阳光掩映的树影扑簌籁投了满墙,听着仿佛是在下雨。

6,《一握之沙》在东海的小岛之滨/我泪流满面/在白砂滩上与螃蟹玩耍着

不能忘记那颊上流下来的/眼泪也不擦去/将一握砂给我看的人

对着大海独自一人/预备哭上七八天/这样走出了家门

一夜里暴风雨来了/筑成的那个砂山/是谁的坟墓啊

没有生命的砂,多么悲哀啊/用手一握/窸窸窣窣地从手指中间漏下。

7,己是十一月中旬。某日清晨,为潮涌之声所惊,顿时醒来,…拉开纸障,木叶纷纷卷入房内。此日晴空朗照,云层洁白。川流之畔垂柳疾摆,桑田中茶褐色的霜叶随风而至…土,岩,人的肌肤,在我眼中皆是灰色。日光下又泛出薄薄的黄色。这日枯木野山之光景委实凄凉,又壮烈。

8,夏天的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不久之间/随即天明

9,风铃草唱着黄昏的歌,被风吹啊吹,暮色已深,没有等到的人啊,宵待草的心也在哭泣,无论想不想,我的眼泪都会落下来,还有今宵的月啊,也没有出来。

10,细眉如雨中隐约的云霞。

11,从那以后到今天为止我所受的苦痛,是一切空想家一一在自己应尽的责任面前表现得极端卑怯的人一一所应该受的。特别是像我这样一个除了作诗和跟它相关联的可怜的自负之外,什么技能也没有的人,所受的痛苦也就更强烈了。对于自己作诗那个时期的回想,从留恋变成哀伤,从哀伤变成自嘲。读人家的诗的兴趣也全然消失了。我有一种仿佛是闭着眼睛深入到生活中去似的心情,有时候又带来一种痛快的感觉,就像是自己拿着快刀割开发痒的疙瘩一样。有时候又觉得,像是从走了一半的坡儿上,腰里被拴了一条绳子,被牵着倒退下去的样子。只要我觉得自己待在一个地方不能动了,我就几乎无缘无故地竭力来对自己的境遇加以反抗。

12,对季节更替纤细敏锐的审美,二月有红梅,三月看樱花饮桃酒,作汉诗与和歌。四月橘花纯白地开着,枝叶浓青。五月是紫藤,端午要在门前插上菖蒲与艾蒿,奈良则有妆饰药王之旧俗。六月看荷花,穿香染纱罗里衣,二蓝直衣与浓苏枋色裤。七月天极热,女子穿淡紫色外衣,浓紫里衣,浓红生绢裤。七夕祭牵牛织女二星,宫中举办相扑会,庭中张棚,供以酒,瓜,茄子。棚之左右饰以五色丝,助益女红。雾气很重的清晨,男子穿色彩若有若无的香染衣衫,望着朝颜花上的露水,用茜草染红的陆奥纸写信。盖着多少含有汗香的薄衣打眠。秋风起来听铃虫。菊花开时拿丝绵沾花上露水擦拭肌肤。立田姬染红遍山枫树。重阳节。更衣节。冬雪来时,半卷竹帘看庭院中山茶花覆盖的晶莹薄雪,感慨一句"这一年又要过了。"都是美且寂寞的事。

13,竹门内苍苔满地,遍植枫树,墙外环绕竹林,阶下种满盆栽。因为在山中。水气丰沛。青苔十分浓郁。层叠深浅,碧翠可爱。

14,墙上虽然都铺着砖,但杂草茂盛,没过人顶,甚至长出了好几丈的树来。城外的护城河水映着月光。各处的人家灯火稀疏,透过烟雾般的杨柳闪闪烁烁。河边模模糊糊看到有三四个中国人哼着曲子走来走去。

15,最初仿佛是被那巨大的城墙吸进去似的,走在路上,首先自己觉察到的,完全像进入寂静的树洞一般,感觉所有的杂音都突然隔绝在外,人突然与噪音隔开,却很容易像聋了似的,我如痴如聋,被深浓的青空紧紧压在下面,只觉得自己渺小而凄凉。

灵光一现(记下脑洞,简单表达最触动的概念)

1,地藏是"释迦"灭后至“弥勒”出现之间自誓现身六道 ,普救众生的菩萨。取怀无限慈悲心,蕴藏养育大地全部生命力之意,为守护孩子的神灵。亦视作夭折孩童与流产婴儿的守护神,幼儿先于双亲去世,没有孝行功德,无法渡过分隔人间冥界的三途川转世,会被恶鬼永远留在河岸边堆石塔。地藏菩萨收容幼小的亡灵躲在衣袍里听经,也为他们聚积功德。

2,在日本,“磷“叫"狐火",传说山野之间浮游成列的磷火是狐狸出嫁时的送亲队伍,忽然降临的大雨是特意提醒人们回避,若有人看见,狐狸会追杀到底。

狐嫁女多在黄昏至夜中,而黄昏是昼夜的临界,正是一个暧昧的中间领域,在日本,黄昏是鬼怪出没的时节。如放学后空空如也的楼道,教室,在夕光笼罩之下,忽而陷入寂静,认定为灵异事件发生地。

3,在京都,每年初春举行的东山花灯路上,就有一项狐狸嫁女。沿路上山都是花灯,灯辉如昼,看灯游人摩肩接踵。狐狸新娘是年轻女子扮演,穿着白无垢,戴狐狸面具,乘洋车,由众人提灯簇拥,自知恩院前到高台寺,一路观者甚众,满坑满谷迤逦追随。

4,神人和融的状态,中国绝少见。许多脆弱甚至无用的神与妖怪,要寻求人的帮助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或达成某种心愿。《给桃子的信》模式类似,死去的人通过神怪的力量传递对世上亲人的牵挂,神怪借助人力,回到本来的所在。

5,中国同姓不婚是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婚姻原则,历代法律规定:同姓不婚,亲戚不婚。而日本姓,氏和名字只是血缘,非血缘及模拟血缘的集团的名称而己,不能表示单纯的血缘关系。与中国被招进女方的婿因为不是同一血统被看成外人,地位甚为尴尬不同,日本被招进婿养子既是养子,随养父姓,与这家女子名义上是兄妹和姐弟,但同时又是夫妻。

6,访妻婚,即夫妇别居,男女各自与自己的母亲及同母兄弟姊妹同住,男方在夜里到女方家中,或翌日清晨离开,或逗留若干天,再返回自己家中。所生子女随母亲生活,生活费由男方承担,此俗盛行大和时代,延续至平安朝。

7,日本的寺院住持在生前一般也要指定后继者,通常是自己的长子。没有儿子便要寻觅婿养子,若无子女,则该寺庙所属的总本山指定继承者,老住持的家人须搬离寺院,不能居住。

概念(没有接触过的术语)有关写作术语。

人名:月溪,春庭,秋成,瑚琏,玄白,芜村,荷风,一叶,春夫,

俳谐,两吟,三不吟,发句,胁句

发句必出现季语,是为铁则。

1,怀念呀,朦胧月夜,春一夜。引贾岛诗: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遂将此句改为:春一夜,窗内濛濛灯影呵。原句"朦胧月夜"与"春一夜"有重复之意,将月光隐去,透出窗内的灯影,纵深摇曳。

2,夏夜苦短,芦苇丛中的流水,小蟹吐出的泡泡。

3,夕风呀,水上青鹭的长腿。春日的黄昏在所之畔见过水里一只苍鹭,抖一抖翅膀上很长的羽毛,一足提起,一足涉水。水上落樱缤纷,它逆流漫步,柳丝拂过水面,两岸灯影流光。它缓缓飞起来的时候,天色已全部暗下来,它就消失在苍蓝的夜色里。

4,久米仙人者和州上郡人,入深山学仙方,食松叶,服薜荔,一日腾空飞过古里,会妇人以足踏浣衣,其胫甚白,忽生染心,即时坠落。

5,柳叶凋落,清水干涸,石头处处。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样意境。

6,积极的美构思壮大,雄浑,劲健,严厉,活泼,奇警。消极的美意境古雅,幽玄,悲惨,沉静,平易,

7,露水己消散,一如遗忘的爱恋。想到的小孩子啊,川流之岸流逝的曙色,白日的草之梦。句子都很简单,并不见修饰,应不是苦吟之句,而是一瞬之间的叹息。像有颜色,有一双泪眼在其后,读过印象很浅,好像冲上沙滩的潮水拂去流沙的痕迹。有一种不可描述的东西,诗句还不够完全表达,他大约也有这种无力感,所以才要画画。

8,若云烦恼,众生皆有之。妆饰骸骨看花去。佛教的骸骨想:修行者,起不净想时,先往冢间,观不净相。画中一具骷髅执官扇作舞,足尖轻点,微微侧首。有落樱纷纷,草色初。骷髅看花姿态十分妩媚,冉冉欲动,颇具诙谐。

9, 镜花小说中对女性的描绘,充满赞美与迷恋。他写春昼的流水,雪中白色桔梗,月下的山峦,覆雪的山川,萤虫的飞舞,时雨的提灯,绣有藤花的丝绢,水畔的紫阳花与棣棠。那些女性就在其中。无望的爱情也在其中。如李贺的"幽兰露,如啼眼。"

10,摩耶夫人是释迦牟尼的生母。佛陀出生七日后,摩耶往生而去。多年后佛陀涅槃,摩耶灵魂从天而降,在棺木前悲泣。释迦弁尼为母留下五句偈语: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11,鸟虫兽,草木花,盛开,结果,凋零,出生,养育,死去,风吹,雨落,水车转动,顺次轮流,生命苏醒。顺次轮流来自"但是,就算死了又死,之后的之后,还是可以轮回再轮回,回到这个世上。

12,只王,只女同为刀自之女,只王舞姿优美,深受平清盛宠爱,之后清盛新宠佛御前,祗王悲哀之际,与母亲妹姝同往山中出家。不久佛御前亦跟来,四人共同修行。

13,鸡冠红红,菊花黄黄,蓼花替谁争晚香。剩下芭蕉流残泪,打了皂子洗衣裳。月亮东,圆似灯,一层一层往上升。多烧香,多供酒,一家大小庆一宵。月亮斜,中秋节。又吃月饼,又供兔儿爷。穿新袜,换新鞋,也跟奶,也跟姐,上趟前门逛逛街。月亮空空,圆桌放院中。我烧香,你打磬。祝庆阖家不得病。

事例(书中与自己想到事例)

1,"可有离俗之捷径乎?"

芜村答:"有。即用诗之语言。《芥子园画谱》去俗条:笔墨宁有稚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侵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市俗之气下降矣,学者其慎旃哉。(越觉得写出文字俗不可耐 ,只得多读书一法。)

2,要写出好的随笔,不仅需要教养,还需要对写作对象怀有感情才情。

3,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犹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的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们思想自己最神秘的经验,如恋爱和死生之至欢之悲,自己以外只有天知道,何曾能够于金石竹帛上留一丝痕迹,即使呻吟作苦,勉强写下一联半节,也只是普通的哀辞和定性诗之流,哪里道得出一份甘苦。(周作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