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这辈子最后的会面—杜甫《赠卫八处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歪解诗词100/070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出身本来富足,年少时四处漫游,既有才气,又有自信,没有经过什么打击挫折,前半生可谓十分顺遂。

然而杜甫科举不第,投靠贵人门庭也没有结果,蹉跎京漂十年后遇到了安史之乱,从此人生过的一天不如一天,非常令人同情。加之他从政确实没有天分没有能力,空有一腔爱国热忱,却无助于实践。他的后半生就在被贬和飘零中度日,靠朋友的接济过活。

这首诗是他在四十多岁被贬途中遇到年少旧友写的,卫八大概是杜甫的发小或幼时同窗之类的人,是个没有做官的普通人。

这首诗描绘叙述了他们见面时的场景,交谈内容和现代两个老朋友相见非常相似,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两人都老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谈起两人都认识的那些人,很多竟然都已经去世了,不禁令人唏嘘不止;看到老友自己变化也很大,从未婚到如今儿女成行了;写到儿女辈与诗人的对话、老友对诗人的款待,也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还写到二人喝酒不醉不归的浓情厚谊以及即将分别可能再也不会见的忧伤惆怅。

这首诗没什么特别的技巧,好就好在“情真”,此时穷困潦倒四处飘零的杜甫见到了如此真情实意待他如初的发小,心中感动和温暖可想而知,这一别后也许再也没有人这样对他了,他心中的悲伤和惆怅也可想而知。这首诗前两句和最后一句的感慨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发自肺腑,这种情况或许只有和杜甫经历类似的人才能完全理解,就普通人而言可能是在我们告别年事已高的至亲至爱,能够预见到当下可能是最后一次会面时才能对此体察一二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