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要开一场辩论会 正方是学习成绩重要 反方是综合能力更重要。我是反方四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6-16
一份调研报告表明:
用人单位眼中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比专业能力更重要

扬子晚报网讯 据《江南时报》报道昨日,英格玛人力资本研发中心发布《关注大学生就业特别调研报告》,对苏州181家企业HR的调查显示,企业招聘条件中,不再只是单纯的看重专业能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占到了55.61% 。
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热衷考证考级没必要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很多大学生把重心放在专业知识上,热衷于考证考级。而据英格玛人力资本研发中心日前对181家苏州企业HR的调研表明,企业招聘更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为人处事、执行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及耐挫性等。英格玛人力资本研发中心调研数据显示,一名合格的应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构成为,专业能力42.39%,综合素质55.61% 。因此,在HR眼里,要找到一个好工作,综合素质无疑比专业能力更重要,许多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热衷于考证考级,实在是没有必要。
据英格玛人力资本研发中心的企业调研数据,不同性质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分别为,外资企业49.44%、民营企业52.83%、国有企业60.37%。
相对来说,国有企业比外资企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对更高,对专业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
人力资源专家
提升综合素质能少走弯路
“除去约10%家庭条件非常好的大学生,大部分学生的经济能力一般、人脉背景一般,主要是通过常规正规途径求职。因此,了解企业需求,尽早提升企业需要的能力素质就非常必要。”人力资源专家刘肖鲁提醒大学新生,大学四年,看起来很长,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所以一定要有一种紧迫感,从现在开始提升综合素质。
据统计,2012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52.6万人,同比略有减少,苏州市本地籍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5万,比2011年减少近2000人。毕业生人数的减少并没有大幅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与求职者的严要求,成为双方无法跨越的一道门槛。刘肖鲁认为,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慈善公益项目、各类人际交往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需要,少走一些弯路。
专家观点>>
大学学的不是用不到
而是间接发挥作用
“大学生所学得到所用,这其实是一种理想化的就业情况,但是很多人真正从事的工作,与大学的所学并没有必然联系。”针对这个问题,江苏高等教育研究专家谢承俊副教授分析说,如有的人学的是电子专业,最后却从事了营销工作,但这并不能说,大学上的就没有价值,因为大学里学到的除了专业知识,还有各种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如各种选修课和公共课,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求大学生博览群书,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对实际问题。大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全面知识储备的过程。
“有些工作,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可能也能做,但是恐怕会走很多弯路,尤其是缺少发展后劲。”谢副教授说,很多时候,大学里学的东西不是用不到,而是间接发挥作用的。此外,学历往往是取得一份工作的敲门砖,从这些层面来说,上大学是必须的。

提点个人意见。。。韩寒说过。。我们的教育希望把我们教育成个全才。。也就是人中之王。。后来发现社会需要的只是人才。。所以我们可以把那个王字去掉。。踏踏实实的做好那个人。。
如今社会分工细化。。对个人专业技能要求更高。。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当然学习专业知识远比综合能力更重要。。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都要有。。也可以说综合能力事实上也包括专业知识没错。。可是如今社会现状决定了在两者对比下。。专业知识无疑占据绝对优势。。企业也许会选择一个专业知识扎实其他能力却不怎么样的家伙。。但一个专业知识不过硬的一定得不到青睐。。
第2个回答  2013-06-18
综合能力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