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与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1-24
《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练习
一、 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 ) 形貌昳丽 ( ) 朝服衣冠( ) 孰视之( ) 窥镜自视( ) 谤讥于市朝( ) 期年之后( ) 邹忌( )间( )进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3分) 皆以美于徐公( ) 形貌昳丽 ( ) 邹忌修八尺有余( ) 齐王纳谏 ( ) 朝服衣冠 ( )( ) 孰视之 ( ) 何能及君 ( ) 私我 ( )客之美我者(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期年之后 ( ) 闻寡人之耳者 ( ) 王之蔽甚矣( ) 皆朝于齐( )旦日 ( ) 与徐公孰美( ) 窥镜 ( ) 时时而间进 ( )(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能谤讥于市朝(  )( )
三、通假字 1、孰视之  
四、解释下列词语 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5)闻寡人之耳者 (6)吾妻之美我者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 今义: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 今义: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 今义: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 今义: (5)窥镜而自视 窥:古义: 今义: (6)暮寝而思之 寝:古义: 今义: (7)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 古义: 今义: 3 “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 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⑤陈涉者,阳城人也( ) ⑦今者项庄舞剑( ) 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5. 掌握一词多义 上① 受上赏( ) 下① 乃下令( ) ②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 ② 受下赏( ) 若①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 朝① 朝服衣冠(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② 门庭若市( ) ② 能谤讥于市朝( )③ 皆朝于齐( ) 之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 ( ) 于 ① 欲有求于我也( ) ② 孰视之 ( ) ② 皆以美于徐公( ) ③ 暮寝而思之( )③ 能谤讥于市朝( ) ④ 吾妻之美我者 ( ) ④ 皆朝于齐( ) 孰① 孰视之( ) 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②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方 ①今齐地方千里( ) 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 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间 ①奉命于危险之间( )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 )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④王曰:“善。”( ) ④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五、古文默写 ①、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②、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③、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④、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⑤、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六、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或《 》,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七、朗读节奏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八、重点语句翻译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九、课文内容理解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十、开放性试题 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3分)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分) 3、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 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3分) 6、“门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其反义词 7、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十一、中考直通车. (一)( 2008年湖南省娄底市)(原文省略)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分)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2分)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 (二)(2008年襄樊市)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原文省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朝服衣冠 ( )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 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练习(答案) 一、 略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 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 齐王纳谏 (采纳接受 ) 朝服衣冠 ( 早晨 )( 穿戴 ) 孰视之 ( 同熟仔细 ) 何能及君 ( 比得上 ) 私我 ( 偏爱,动词 ) 客之美我者( 以… 为美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 期年之后 ( 一周年一整月 ) 闻寡人之耳者 ( 使… 听到 ) 王之蔽甚矣( 受 蒙蔽 ) 皆朝于齐(朝见 ) 旦日 (第二天 ) 与徐公孰美(谁 ) 窥镜 ( 照 ) 时时而间进 (不时,有时候 )( 间或偶而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能谤讥于市朝( 指责别人的过错 )(讽刺 ) 三、通假字 1、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四解释下列词语 1、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 (3)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2、古今异义词 (1)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3)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谤讥:古义:(指责,劝谏) 今义:(诽谤,讥讽) (5)窥: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6)寝: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睡觉地方 (7)讽:古义:讽,委婉劝说 今义:讽刺 3 ①A   ②C ③ B    ④B ⑤ E   ⑥ C ⑦F  ⑧ D 4.①……的人 ②……的原因 ③人的 ④ ……的话、的事情 ⑤……的原因 ⑤在判断句中表示停顿 ⑦ 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 ) ⑧的禾苗 5. 掌握一词多义 上① 受上赏( 上等 ) 下① 乃下令( 下达 ) ②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呈上 ) ② 受下赏( 下等 ) 若①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如 ) 朝① 朝服衣冠( 早晨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② 门庭若市(好像) ② 能谤讥于市朝( 公共场合 )③ 皆朝于齐(朝见 ) 之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 ( 的 ) 于 ① 欲有求于我也(对 ) ② 孰视之 (他,代指徐公 ) ② 皆以美于徐公( 比 ) ③ 暮寝而思之( 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 )③ 能谤讥于市朝(在 ) ④ 吾妻之美我者 (用于主谓之间 ) ④ 皆朝于齐(到 ) 孰① 孰视之(同“熟”,仔细 ) 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 ②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 ) 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私下 ) 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方 ①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 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 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 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中间)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④王曰:“善。”(好,高明) ④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五、古文默写 ①、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③、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④、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虽欲言,无可进者 ⑤、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六、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是西汉末年 刘向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 的策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七、朗读节奏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八、重点语句翻译 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4、*能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缺点,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5、*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6.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7.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8.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更漂亮 九、课文内容理解 1、*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意对即可。 3、*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4、*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十、开放性试题 1、*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2、*“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 3、*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4、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5、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6、“门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其反义词 *门可罗雀 7、略 十一、中考直通车. (一)1.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2. B(2分,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3.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译文: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2分) (2)译文: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5.答: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二)1⑴ 穿戴 ⑵ 偏爱 2( B) 3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切身经历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 及其结果。 5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