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店村的十二、古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刘古风:刘姓由明初迁来就有此井,该井水甘甜而旺,遇到很多大旱之年,此井水未干枯过。不慎落井多人,均被救起,今该井仍有。
杨和尚寺:寺前之井,明代前就有,今仍存。
菜张:村东北有明代前蔡二造的井,至今仍有。
李孝忠:村东头有一眼吃水古井。燕王扫北此井被填平,1983年,该井被挖出。
大黄丘:村西北原观音庙前之井,在明代前就有该井,至今仍存。
乾隆饮马井:位于崔口镇政府东南800米处,古水井口径五尺,深数大,井台周围及井壁部分用青石彻成,井壁内苔藓遍布。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行至崔口,坐骑饥渴劳乏,行路艰难,所寻之水马不饮用。打听邑人“何处有甜水?”答曰:“崔东南。”遂寻而去,找到此井。只见井水清彻透底,汲水饮马,马立刻精神抖擞,昂天长嘶。乾隆呷口品尝,果然甘洌清爽,禁 不住赞不绝口:“甜,真甜水也。”此后世代修缮至今。
庆云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地处两省(山东、河北)三市(滨州、德州、沧州)五县(盐山、海兴、无棣、阳信、乐陵)交界处,北靠北京、天津,南向山东省会济南,位于华北、胜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连接华南、华北、东北和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进京门户”和“山东北大门”之称。
全县总面积502平方公里,30万人,是国务院规划的环渤海经济圈内最具活力的县域经济板块之一,为山东省的“改革开放试点县”和德州市的“放开搞活试点县”。
该县东距渤海湾仅50公里、黄骅港80公里,南接济南150公里,北靠天津180公里、北京300公里,西临德州110公里,国道205线和省道315线、246线穿越县城,县境内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目前,从庆云出发就可实现“一小时下海(黄骅港)、两小时上天(济南机场)、三小时进京”。“十一五”期间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德滨、津汕高速公路和德烟铁路,将更加彰显庆云独特的区位优势。
环境
走进庆云无三乱,已成为该县环境品牌的重要标志。“走进庆云门,就是庆云人,来到庆云县,事事都好办”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庆云还打破了原来的政治体制模式,成立了分别由县五大班子领导挂帅,能够直接统领各部门的“对外开放指导委员会、市场发展指导委员会、工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农业产业化指导委员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委员会、城市经营与建设指导委员会”六大委员会。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委员会使“三乱”、“五霸”不敢抬头,并规范了税费征管体制,缴纳税费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
对外开放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庆云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二十三家有关单位入驻大厅办公,对来我县的投资者实行最快捷优质的“一站式”办证、办照服务。改革的庆云政策最优惠;开放的庆云环境最优良;发展的庆云服务最优质;崛起的庆云发展最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