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开放式习作评价体系,你会在教学实践中对原有的评价方式做哪些改变?说说你的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8-03
一、激励是实施新课程评价的基础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

如何使激励性的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催化剂呢?本人认为教师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即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使表扬具有情景性,然后再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才会使表扬获得最大效应。课堂上,评价必须超出和突破传统的以“这个问题你答对了”,“不对,坐下来,再想一想”这些无意识的简单化的评价,要构建能对学生学习活动有激发作用,使之保持长久的、内化的、积极的情感、态度的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因此,在评价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情绪和感情的影响,注重感情的投入,用简短、恰当 、热情的话对学生给予鼓励。如:“你知道得真多!”“确实很有自己的见解。”“回答错了不要紧,老师也有说错的时候!”“你很聪明,相信你下一次读得或回答得更好。”这些热情洋溢的话语一定会使一只只胆怯的手高高举起。教师的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的阳光,课堂的生命。

鼓励和表扬是教育的法宝, 它们对学生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一剂兴奋剂。有了这种热情,课堂上才充满生机和活力。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鼓励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的发展。总之,我们的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哪怕是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握握手的感激、拍拍肩的激励、摸摸头的爱抚,都是评价,它像一丝丝花香、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这样的评价,简便直接,虽然不是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谁能说它不是评价呢?

二、多元化是实施新课程评价的核心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多样化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文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兴趣,与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评价标准多样性

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3)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3、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2)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书面评价时,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是表扬,是批评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

(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融。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两者相互使用,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而且,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形成积极、民主的评价关系,更有利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三、注重过程是实施新课程评价的关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学习伙伴等人的帮助,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这意味着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取得良好效果,拓宽学习天地,及时评价,总结学习语文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指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取成长记录的方式(成长档案袋),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就为教师明确了评价学习过程的最好选择。档案袋的评价方式重对过程的评价,汇集了学生作品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它除了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它方面,有效地克服了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强调学生成绩的做法。

让学生自己设计档案袋的封面,自己选择放入档案袋的记录材料。内容可以有: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的一件件、一篇篇作品,最满意的作业,自画像,寻找到的生活中的感悟,积累的古诗文,名句,相片里的故事,小制作,习作随笔,家长反馈卡,小组评议,统计图表……从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反思与改进,以取得更大成绩。不难看出,档案袋的评价方法比起那种板面孔打分评比来得更活泼、便捷、有效。它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降低了学生对学习与考试的焦虑,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的成功体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