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学院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前身是政治学系创建于198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在政治学恢复以来建立的第一个政治学系,其创始人是现任中国政治学会顾问、教育部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惠岩教授和原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朱日耀教授。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政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全国高等院校中首批设立了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被批准为国际政治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首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试点单位。1993年8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行政学院。2003年被批准成立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行政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任院长是全国百篇优秀论文获得者、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贤明教授。
行政学院现设有政治学系、行政管理系、国际政治系、电子政务系和MPA教育中心,还有以行政学院为依托的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设有专业性图书、期刊两个资料室,拥有政治学科各专业中文图书(包括港台图书)16000余册,外文图书10000余册,期刊120余种,2400余册。设有公共管理实验中心下设电子政务实验室、案例分析实验室,还设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 )教育多媒体教室和案例讨论室。
行政学院坚持“求实、创新、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科研成果显著,1996年以来,学院教师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周光辉教授主持的“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是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出版专著、教材近90余部。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论文千余篇。在1995年全国高等院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学院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获得三等奖1项。在2001年全国高等院校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王惠岩教授的《论民主与法制》论文获得2001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张贤明教授的《论政治责任》博士论文获得200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为了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面向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学院采取了多种办学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设有公共管理专业(MPA)学位点,现有在校198人,硕士研究生277个。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电子政务。现有在校本科生480人。
在成人教育方面:设有行政管理专业(函授),同时面向社会开考了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科)、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专升本)专业。
学院现已培养了88名博士、424名硕士、1000余名学士、100余名专科生、400余名成人教育本科生、200余名成人教育专科生。这些毕业生现多数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行政学院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支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支持学生创办自己的学术刊物——《行政之光》,行政外语协会、海化社等校级社团组织活跃在全院学生之中,基于目前教育改革的现实,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证家境贫寒的学生正常学习,行政学院经多方努力,建立了“古德裕”奖助学金(250万日元)和“王惠岩奖助学金”(30万人民币)。在校学生还自筹建立了“岁寒基金”(1.5 万人民币),连同人民奖学金、减免学费等,资助学生比例可达到三分之二,基本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并郑重承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行政学院坚持“学科立院、学术兴院、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办院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巩固、深化、发展改革成果,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全部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