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学院领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耿照玉,男,1963年10月生。现为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理事、全国优质禽育种与生产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畜禽品种管理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世界家禽学会会员。合肥市养殖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被中央文明委等12部委授于“科技下乡先进个人”称号。农业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家禽遗传资源志》审稿专家。
从事家禽遗传育种与生产、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发改委优质肉鸡生物育种产业化项目1项、国家科技转化资金项目2项;主持安徽省“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各1项、省自然科研基金项目1项等;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三等奖3项;选育出2个国家级家禽新品种(配套系)、7个省级家禽新品种(配套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论著2部。
张运海,男,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哺乳动物胚胎
工程及动物繁殖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项
目,在国内率先获得体细胞克隆猪,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技术专长:
动物胚胎生物 章孝荣,男,1954年10月生,安徽省枞阳县人,共产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点和安徽省级A类重点学科“畜牧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与生物育种省级实验室”主任;2008年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7年入选安徽省 “115”产业创新团队 “奶业生物技术研发”团队带头人,2010年入选安徽省现代肉牛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2004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完成30余项国家和省级重要科研课题,取得10多项成果和专利,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合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安徽省图书三等奖等奖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全国统编教材8部。现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副理事长和动物繁殖学分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学分会理事、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种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和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工作犬协会副理事长和合肥市养殖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等职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