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识别方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8-05
关于我县精准识别贫困的探索与思考
依据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抓住全县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的试点工作契机,探索建立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十步工作法”,确保了符合实际、群众决策、规模适度、透明公开、对象准确,为后续的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步工作法”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宣传发动:扶贫攻坚是贫困地区的头等大事,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是第一道“关口”。贫困户的识别工作事关农村发展与稳定,政策敏感性极强,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上访、集访,甚至是群体性事件。为此,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认,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首先要在宣传上正确引导、把握好舆论导向。通过广播电视、通讯网络、宣传标语、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2013年底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等值扶贫标准、县域贫困状况及发展要求、村内实际及发展趋势等。
第二步普遍调查:普遍调查是确定规模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进村入户,逐一走访,才能了解村情、社情和民情,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查看基础设施、住房环境、产业发展现状,拉家常了解其家庭种养、劳务、经营及其他收入,用表册去记录他们的生产资料、劳动能力、收入状况、致贫原因和发展愿望,为规模控制建立依据,为精准帮扶及贫困村的确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步规模控制: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以村级人均纯收入为主,充分考虑海拔高度、交通水利设施、人均耕地面积、村民住居环境、整体贫困程度及已开展项目扶持情况,乡(镇)商县扶贫移民局合理确定该村贫困发生率、本轮贫困人口扶持规模,并初步划分到社。
第四步农户申请:在宣传发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鼓励贫困户丢下思想包袱、放下“面子”自主书面申请,同时引导家庭经济基础较好、收入较高的群众不要“凑热闹”,告知整家外出人员自主报名申请(可电话申请)。
第五步群众评议:以社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议,按照初步划分到社的贫困人口数量,要求群众客观公正评价,体现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实行倒排序,最困难的户排第一(五保、孤儿、无劳动能力户除外,按《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扶持),依次类推。确定第一至贫困人口数量临界的户为初步对象。
第六步初步公示:按照群众评议的贫困户初步对象,实行倒排序进行初步公示。公示范围:全村各社初步遴选的贫困户对象;公示内容:主要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贫困主因、收入概况;公示地点:社内交通要塞、集中院户区、人口密集区,村级办公阵地、村人口密集区;公示时间:7天;公示要求:强调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反映,包括认为该纳入未纳入的对象,明确联系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第七步听取意见:驻村工作队负责采取开门纳谏的方式,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倾听广大村民对群众评议确定的初步对象、初步公示内容的意见与建议。
第八步深度核查:驻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对听取意见环节中反映的问题归纳梳理之后,进行深度走访核查,特别是反映的未进入名单人员比已进入名单(参照对象)更贫困的问题,要深入了解,进行比对,确定拟竞争人员名单。
第九步民主评定:驻村工作队组织召开由村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先集中商讨将每个社最困难的1—3户直接纳入贫困户名单(避免因这些户经济基础差、人际交往窄、认可度低被漏选),再组织上述人员及初步对象、拟竞争人员参加的民主评定会,然后由拟竞争人员及参照对象先后陈述理由,再进行民主投票,按照村内平衡、规模不突破原则确定贫困户对象,宣布纳入本村贫困户名单。
第十步公示公告:将民主评定环节确定的对象及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公告,公告地点除初步公示区域外,乡镇在政务公开栏、网站公开公告,县级在扶贫移民局网站。实行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簿,县扶贫移民局负责联网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