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钻头与金属钻头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1

材质不同:钻金属的一般为黑色钻头,钻头材质一般是高速钢,在一般金属材料(合金钢、非合金钢、铸铁、铸钢、有色金属)上钻孔,配合使用金工钻头。

在木质材料上钻孔,配合使用木工钻头,木工钻头切销量大,对刀具硬度要求不高,刀具材料一般为一般高速钢。

钻头尖端中心有一个小尖尖,两边对等角度也比较大,甚至于没有角度。

2.钻头设计结构(尖、刃、沟型、柄等)不同:

钻铁的一般为中间尖头。这样构造比较省力,钻的时候力大,耐磨利于进给。

3.钻木一般为三尖刃,中间高两边低。因为木头软,这样钻起来更快,两边的刃口还可以让钻口平齐美观,也称薄板钻。

电钻工作原理是电磁旋转式或电磁往复式小容量电动机的电机转子做磁场切割做功运转,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作业装置,带动齿轮加大钻头的动力,从而使钻头刮削物体表面,更好的洞穿物体。

电钻可分为3类:手电钻、冲击钻、锤钻。

1.手电钻:功率最小,使用范围仅限于钻木和当个电动改锥用,部分手电钻可以根据用途改成专门工具,用途及型号较多

2.冲击钻:冲击电钻的冲击机构有犬牙式和滚珠式两种。

滚珠式冲击电钻由动盘、定盘、钢球等组成。动盘通过螺纹与主轴相连,并带有12个钢球;

定盘利用销钉固定在机壳上,并带有4个钢球,在推力作用下,12个钢球沿4个钢球滚动,使硬质合金钻头产生旋转冲击运动,能在砖、砌块、混凝土等脆性材料上钻孔。

脱开销钉,使定盘随动盘一起转动,不产生冲击,可作普通电钻用。

3.锤钻(电锤):可在多种硬质材料上钻洞,使用范围最广。

这3种电钻价格由低到高排列,功能也随之增多,选用需要结合各自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手电钻、冲击钻、锤钻及电镐之间的区别

手电钻只是单单的凭靠电机带动传动齿轮加大钻头转动的力气,使钻头在金属、木材等物质上做刮削形式洞穿。

冲击钻工作时在钻头夹头处有调节旋钮,可调钻和冲击钻两种方式。但是冲击钻是利用内轴上的齿轮相互跳动来实现冲击效果,冲击力远远不及电锤。它也可以钻钢筋混泥土,但是效果不佳。

锤钻(电锤)就不一样,它是利用底部电机带动两套齿轮结构,一套实现它钻,而另一套则带动活塞,犹如发动机液压冲程,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伴随着钻的效果。力量可以裂石分金。

电镐是让电机带动甩动的甩砣做弹跳形式运行,使镐头有产生凿击地面的效果。液压泵镐是利用空压机传输的气体压力带动电镐里的泵锤来回弹动,从而产生镐凿击地面的效果,但是电镐只凿,它的镐头并不转动。

总而言之,电钻只单单能钻,冲击钻能钻也能有稍微锤击的效果。锤钻能钻和较高的锤击,电镐则只做锤击并不能钻。

拓展资料:

木工,是一门工艺,一门独有的技术,也是建筑常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三行(即木工、木头、木匠)之一。

据说远古时代建造房屋,房屋建好封顶之日必须请“木工”镇邪!

镇邪之时木工拿出独门工具站在屋脊之上高喊大吉大利之话,以保日后平安富贵!当今社会“木工”职业应用领域广泛。

比如房屋建设领域,船舶领域,美化景观建设,还有现在最常见的装饰装潢领域。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木工和细木工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木工是为业主完成房屋装修过程中的各项木质工程的工种,其人工费用占到整个家装工程人工费用的40-60%不等。

木工的具体施工项目:

顶棚工程(石膏吊顶)、木质隔墙工程(轻钢龙骨隔墙)、定制家具工程 、门套、窗套工程 、客厅背景墙工程

、玄关工程。木工手艺的好坏直接关系这整个施工效果的好坏,但是随着建材产品工艺的日趋完善,很多木工项目已经由厂家直接定做生产,在大幅降低装修成本的同时,也大幅的提高了定制产品的质量和感观效果。

市场上比较常规的木工定制产品有:成品套装门、定制衣柜、定制书柜、定制橱柜、定制移门等。谈到木工不得不提到“鲁班”,传说“鲁班”是木工的祖师爷。

鲁班师傅是有名的巧木工,在他的经验指导下,中国成为了当时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木地板自然也是鲁班始创,鲁班符咒记载:

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

释解:伏以于鲁班第一个徒弟,自然山水是仙境好风水蕴涵,其指自然山水仙境之中的土地公(神),自然山水同时蕴涵泰山可以镇宅,所有的灾难、大风大浪、雷电鬼怪、土地神泰山可以抵抗,灾难被家地板抵抗了家庭自然没有灾难,顺应自然给家带来好运兴旺发达。

电钻是利用电做动力的钻孔机具。是电动工具中的常规产品,也是需求量最大的电动工具类产品。每年的产销数量占中国电动工具的35%。

电钻主要规格有4、6、8、10、13、16、19、23、32、38、49mm等,数字指在抗拉强度为390N/mm2的钢材上钻孔的钻头最大直径。对有色金属、塑料等材料最大钻孔直径可比原规格大30~50%。

世界电动工具的诞生就是从电钻产品开始的——1895年,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这台电钻重量14公斤,外壳用铸铁制成,只能在钢板上钻4毫米的孔。随后出现了三相工频(50Hz)电钻,但电动机转速没能突破3000r/min。

1914 年,出现了单相串激电动机驱动的电钻,电动机转速达10000r/min以上。

1927年,出现了供电频率为150~200Hz的中频电钻,它既具有单相串激电动机转速高的优点,又具有三相工频电动机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但因需用中频电流供电,使用受到限制。

60年代,出现了用镍镉电池作电源的无电源线的电池式电钻。到70年代中后期,因电池价格降低,充电时间也缩短,这种电钻在欧美、日本得到广泛使用。

电钻最初用铸铁作外壳,后改用铝合金作外壳。60年代,热塑性工程塑料在电钻上获得应用,并实现了电钻的双重绝缘。

60年代还出现了电子调速电钻。这种电钻利用晶闸管等元件组成电子线路,以开关揿钮被揿入的深度不同来调节转速,从而使电钻在使用时能按被加工对象的不同(如材料不同、钻孔直径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转速。

百度百科_电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