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本善的辩论赛,立论和尖锐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1

        立论:人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人性是有其本能的,这种本能是自私的。但是这并不恶,只是一种生物的本能。我们人类说大一点的范围,其实是一种动物,只不过是进化程度非常高的哺乳动物。正是这种本能,保护着我们的种族不被其他种群灭绝,在所有的物种中脱颖而出,占据了地球的统治地位。如果说我们有了智慧性的思维后,就去抹杀从古至今而带来的生物本能,这和见利忘义、见异思迁有什么区别。

如今我们说的学好,不是去抹杀这种本能,而是去控制,是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调节控制自身。恶,是指的有意识的通过不为大众认可的手段来为自身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维护自己生存权利的行为。

        尖锐问题:人性本善为什么会做坏事?人性本善为什么世界上的恶层出不穷?人性本善为什么我们小时候要学思想品德,长大了要学五讲四美三热爱?


人类社会是掩饰人类本性的极佳的工具,也就并没有真正消除它;屠戮、剥夺、奴性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为了进一步掩盖人类“罪恶”的本性,编造出爱。以填补被掩盖掉的空虚的本心,空虚 麻木,傻傻地被自己欺骗,并且深信不疑,甚至信仰自己所创造出的神。

人性本恶: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