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重庆楼市风云,曾经名噪一时的房企掌门人如今去向何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7月11日,房地产信托业务再起波澜。有信息称:“光大信托紧急通知,所有房地产类项目募集截至今日12点,(包括直销和代销)全部停止,超过12点的全部退款。”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信托一直是房企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据用益信托数据显示,截止7月10日,2019年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共发行3313款,总资金规模达5359.27亿元,是信托资金流向最多的领域。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信托,房地产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突然被按下暂停键。这让不少本就资金紧张的中小房企捏了一把冷汗。事实上。资金问题一直是中小房企面临的生存困境,有的房企“卖身自救”、有的申请破产保护,有的选择重组另寻出路。重庆楼市二十余载,有多少房企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这些曾经在重庆名噪一时的房企掌门人如今又去向何方?

负债累累,涉奢侈品走私刑案让他身陷囹圄

2018-2019年,房地产商偿债高峰来临,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开发商都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破产的情况。去年就有四家本地房企宣布破产,分别是重庆市宏兴科旺置业有限公司、重庆市东科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国维定益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喜地山集团。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重庆喜地山集团。喜地山集团成立于1999年,总资产达65亿。2010年11月29日,喜地山集团以14.4亿元购入江北嘴08号地块,开始在江北嘴这一金融CBD的核心区打造28万方的环球奢侈品中心城市综合体——东方国际广场。此时的张豫喜和他的喜地山集团正值巅峰状态,在去年刚入选全国地产500强、重庆50强。东方国际广场在当时更是签约世界顶级奢华酒店——文华东方酒店入驻,一时风光无两。然而要完成这样一个顶级项目的开发,所需资金也是巨大的。

(喜地山集团裁判文书统计分析)

搜狐焦点重庆站记者在企查查的公开资料中了解到,喜地山集团追偿权纠纷共8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共32起,借款合同纠纷5起。据不完全统计,张豫喜所欠与东方国际广场有关的外债可能高达60亿元规模。可见,为开发东方国际广场这一高大上的项目,张豫喜可谓不遗余力,几乎是倾家荡产。

(东方国际广场)

但正需要张豫喜为盘活东方国际广场的关键时刻,一桩奢侈品走私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搜狐焦点重庆站记者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上了解到,案件由两路寸滩海关缉私分局侦查终结,经依法审查被告人张豫喜被告单位负责人在安排员工进行进口奢侈品货物过程中,通过以低于进口货物实际购买价格申报关税、谎报贸易方式等手段偷逃税款共计人民币12048852.14元,是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走私普通货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张豫喜目前羁押于重庆市南岸区看守所。

炮制重庆房地产最大破产案,14家银行、4家信托公司“踩雷”

进入2019年,重庆房企破产的节奏依然在持续。三月,典雅地产负债65亿,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成为了重庆房地产最大破产案。据了解,典雅房地产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本土老牌房企,一度连续11年被评为重庆市巴南区纳税大户。随着典雅地产的倒下,其背后14家银行、10家小贷公司、5家信托公司、13家投资(商贸)公司、多个自然人,以及数百个材料(工程)类的公司收到牵连,陷入“讨债难”的境地。据了解,典雅地产负债高达65亿。连2018年综合排名第17位的信托公司,中诚信托也不幸“踩雷”。

(图中信息来自天眼查官网)

搜狐焦点重庆站记者在天眼查官网查询到,张谊生、张鑫是典雅地产的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天眼查显示,张谊生为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东,实缴出资1.32亿元。张鑫为典雅地产第二大股东,实缴出资4000万元。同时,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显示,中诚信托公司与典雅地产公司于2014年2月11日签订了(2014)抵押第02111100364号《重庆市房地产抵押合同》,约定典雅地产公司以其名下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云锦路2号的282套住宅和负1-21车库(停车用房建筑面积37922.8平方米,设定抵押权作为向中诚信托公司履行债务的担保,贷款金额3亿元,双方于同日办理了抵押登记。

后来典雅地产因未按约向中诚信托公司归还到期借款,中诚信托向一审法院申请对典雅地产及保证人典雅地产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张谊生、张鑫强制执行。但事实上张谊生抵押给中诚信托公司的典雅依山郡9号楼3单元5-2室房屋和负1-21车库359号车位早已经置换补偿给了一名自然人。法院审理后认定,中诚信托关于应对案涉房屋及车位准予执行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该自然人对案涉房屋及车位享有的民事权益足以排除中诚信托的强制执行。

对于该纠纷下一步将如何处理?“重庆典雅项目目前为单一机构委托人持有,我司一直按照相关合同约定,履行受托人义务;后续将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化解项目风险。”中诚信托方面表示。也就是说中诚信托针对张谊生、张鑫的漫漫“讨债路”还未完结。

股权争夺高潮迭起,第一大股东惨遭出局

今年四月,曾经的重庆50强重庆银星智业(集团)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银星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8日,注册资本7500万元,股东为李大明(持股65%)、王贞群(持股15%)、叶庆祚(持股5%)、王真梅(持股15%),注册登记地重庆市正阳工业园区园区路白家河。从2000年以来,连续被评为重庆市私营企业五十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五十强,2012年更荣获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成为国内知名企业之一,其开发的项目多次被授予“十佳住宅小区”等荣誉称号,鼎盛时期总资产逾30亿元。

但自2012年后,东方银星的房地产业务突然进入停滞状态,既没有新开工或在建项目,也没有相关销售收入,反而依靠建材贸易获得微薄利润,勉强维持超过1000万元的营收,保证不退市。据有关媒体报道,虽然业绩状况不怎么样,但东方银星凭借1.28亿股的总股本,变身为深受市场欢迎的壳公司。2013年,东方银星因为旷日持久的股权争夺战而成为“明星”。

2013年5月到7月间,豫商集团三次举牌拿下东方银星15%股权,晋身为第二大股东后,开始了与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重庆银星智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控制权之争。据证券时报报道, 2014年10月22日,豫商集团曾就重庆银星智业(集团)有限公司、李大明、重庆天仙湖置业有限公司关联交易损害责任纠纷一案,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11月13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豫商集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后,裁定冻结重庆银星智业(集团)有限公司、李大明、重庆天仙湖置业有限公司银行存款1.3亿元,或查封、扣押相同价值的财产。

此后,豫商集团经查询,认为这16宗土地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的土地转让条件,并且至今未能办理过户手续,于是撤回对该案件的民事诉讼,转而对董事长李大明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向公安机关报案。对此,重庆银星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方是恶意诉讼,冻结措施将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从民事纠纷到刑事案件,东方银星的内部股东纠纷如此惨烈还实属少见。

2015年8月,东方银星公告称,公司股东重庆银星智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星集团”)与晋中东鑫建材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鑫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银星集团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全部本公司股票2678.5万股转让给东鑫公司,股份转让价款8亿元。至此银星集团将不再持有公司股票,银星集团实际控制人李大明不再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曾经的第一大股东至此惨遭出局。

2017年3月晋中东鑫又将股权甩给中庚集团。虽然股权不断流转,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东方银星并没有足够有力的措施扭转经营的败局。截至2018年8月31日,银星集团公司资产总计104777.09万元,负债总计118614.76万元。终于因资不抵债、资金链断裂也走向了破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