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大骗 | 连载1-上海电气:“贸易性融资”为何沦为精心骗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事件背景

2021年8月5日晚间,上海电气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黄瓯先生于2021年8月5日不幸逝世。此前的5月31日,上海电气曾发布公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通讯公司”,公司持有40%的股权)应收账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通讯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 86.72 亿元,账面存货余额为 22.30 亿元, 通讯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借款余额为 12.52 亿 元,公司向通讯公司提供的股东借款金额合计为 77.66 亿元,均存在重大损失风险

公告显示:通讯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3 月 16 日,注册资本3 亿元(其中:公司出资 1.2 亿元,占通讯公司 40%的股权)。通讯公司除上海电气外,由上海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持股28.5%)、鞍山盛华 科技 有限公司(持股8.5%)、北京富信丰源贸易有限公司持股(8.5%)、上海东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上海奈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等联合发起设立。

随后,据不完全统计,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纷纷发布“关于重大风险提示的公告”,所涉及业务均为“电子通信设备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国瑞 科技 、凯乐 科技 、中利集团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如下:

复盘上海电气通信涉及涉及的重大风险,均是以“贸易融资”名义编织的精心骗局。

贸易性融资基本过程

融资性贸易,是指参与贸易的各方主体在商品及服务的价值交换过程中,依托货权、应收帐款等财产权益,综合运用各种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实现短期融资或信用增持目的,增加贸易主体的现金流量。因此,融资性贸易本质上应基于真实的贸易关系,并通过在贸易各个环节中金融工具的运用,为促成贸易而进行融资,是“贸易+融资”的组合,并非简单的贸易行为或是单纯的融资服务。

简单而言,贸易性融资是出资方依托供应链中上下游的为融资方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其示意图如下:



简略来看,交易过程如下:

一是架构搭建 :融资方设立由自己控制的两个公司A、B,其中A为设备制造的供应商。

二是预付方式采购原材料: 出资方向融资方控制的A公司(作为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支付90%预付款,实现向融资方融出资金的目的。剩余货款通常于交货并验收合格后支付,账期通常为90天至180天;

三是账期方式设备结算 :根据合同约定,出资方向融资方控制的B公司进行设备供应,10%预付、剩余货款根据供货周期进行结算,通常为180天-360天。设备供应后,融资方C 实质完成为出资方的还本付息。

贸易性融资的风险

贸易性融资本质是一方利用资金优势(或信贷低利率优势)向另一方提供融资的金融行为。贸易性融资的风险本质上仍是金融风险,即资金融入方的还本付息的能力,但由于贸易性融资中资金融出方,通常并不具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意识、能力,仅仅依靠交易结构的所谓闭环设计,是难以防范风险的。一旦,融资方不具备还款能力,提供一方面临将面临供应商上下游上的全部风险 。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向上游采购原来料,预付款已支付,供应商逾期不交货的风险 。一旦融资方不具备还款能力,出现跑路现象,在融资方已向其控制的供应商支付预付采购款的情况下,供应商逾期不交货,将支付导致融资方出现预付款损失的风险。以上海电气波及的上表中的“凯乐 科技 ”为例,其2020 年 5 月至 2020 年 9 月,与供应商新一代共签订了 29 份《产品购销合同》、1 份《补充协议》,合同约定:凯乐 科技 向新一代采购隧道式加密传输服务系统处理器、智能自组网数据通信模块、高速数据处理嵌入式系统三款产品; 其与新一代签订合同后一般情况下一周内预付不低于 30%的采购款,满 6 个月支付合同总价 65%货款 。到货时间为合同生效后 180 个日历日。凯乐 科技 披露, 新一代收到预付款合计人民币 11.51 亿元所对应的合同已逾期尚未交货。

第二,向上游采购原材料,出现的存货无法变现、存货减值的风险 。若出资方已向其供应商支付货款,并取得原材料,但由于供应链链条断裂,无法组织生产、销售导致出现存货无法变现、存货减值的风险。如上表中所列的汇鸿集团,因整个供应链条断裂,暂缓交付存货货值(扣除已收到的预付款)为1.77亿元。上述金额合计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 3.28%;可能增加存货的金额(扣除已收到的预付款)为1.78亿元。

第三,向下游销售设备,出现的应收账款逾期风险 。一单融资方失去还款能力,已交付的设备将会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逾期。如上海电气通讯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 86.72 亿元。

第四,利用自身优势向外部融资,产生的融资风险 。贸易性融资业务中,部分资金融出方为扩大收益,利用自身信贷优势,向外部资金方进行借款开展业务,人为放大业务风险。如上海电气通讯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借款余额为 12.52 亿元,上海电气还向通讯公司提供的股东借款金额合计为 77.66 亿元,均存在重大损失风险。

贸易性融资的规范

在2018年7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曾发布第37号令《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其中在购销管理方面 ,实施办法严禁中央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或“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

2020年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市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上海市市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规定, 严禁上海市市属企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或“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 可以有理由相信,上述相关参与方也是在了解该文的相关规定后,在清理/清点相关业务过程中,发生了风险(如若不然,有可能继续掩盖一段时间)。

上海电气复盘

复盘上海电气案例,几乎涉及了上述贸易融资的所有风险,而这些风险均指向隋田力和它的关联公司。

隋田力的名字,分别出现在7月29日和7月30日,深交所对*ST华讯和宏达新材的关注函中。深交所对*ST华讯的问题是:“我部(即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关注到上 海星地通为隋田力控股公司 。请核实除上述公司外,你公司自2015年以来是否与隋田力及其关联公司存在商业往来或关联关系,如存在,请列示并详细说明相关交易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形成原因、截至目前预付款项或应收账款余额、回款情况、回收风险等。”

在对宏达新材的关注函中,深交所披露了隋田力的部分信息: “我部关注到隋田力及其疑似关联公司拖欠多家上市公司合同款并导致经营风险,而上海星地通、江苏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星地通’)、深圳天通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均为隋田力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天通’),隋田力长期供职于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一代专网通信公司’) 。”

据上海海高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信息,隋田力1998年11月至今,就职于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任所长;期间曾先后就就职于南京三宝通信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大江 科技 有限公司、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新一代广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赛普工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江苏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航天神禾 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等公司,并在上述公司中担任董事、执行董事、监事、总经理或董事长一职。2020年12月至今,就职于上海电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

因为“专网通信”产品“涉密”,外界很难窥得隋田力这个“专网通信”生意的全貌,在诸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产品和客户也多数隐去名字,以公司大客户来形容。比如在上海电气83亿财务黑洞案中的应收账款方,就有富申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富申实业”)拖欠货款7.88亿元,富申实业的股东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五办公室,外界并不清楚第五办公室的职能。

根据2021年8月2日,海高通信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隋田力目前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另一实际控制人刘青,一并失联。虽部分案件信息略显神秘、在司法侦查完毕前难以窥探全貌, 但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的是:确实部门上市公司落入了隋精心编织的贸易融资“骗局”中。在融资性贸易模式,一旦下游客户欠款,上游供应商逾期供货,上市公司便会形成如上风险提示的巨额坏账。 (备注:部分报道来自于经济观察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