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真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七字真经,妙谛传心。

一曰恭敬,恭敬则诚;

二曰清静,清静则存;

三曰洁净,洁静则明;

四曰切近,切近则真;

五曰努力,努力则深;

六曰穷尽,穷尽则纯;

七曰究竟,究竟则神;

毋为异惊,毋使奇争。

可名非名,官止神行。

明明浑浑,玄妙之门。

译解:

真经者,修行之真实路径也;妙谛者,玄妙之真谛也;传心者,以心印心也。

第一句真言是说学功夫首先要有虔诚恭敬的态度,其实做任何学问都是一样,只有先有了恭敬之心才可进一步生发出诚心、诚意。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求道之首要就是要有恭敬心,进而由恭敬心❤️而生发出诚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障碍可阻挡其前进的道路。

其次对师也要恭敬至诚,既要有赤诚的向道之心和不退心,更要有尊师重道的真心和诚心,还要有学道悟道的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其师才会觉得你是一个诚心向道的人,堪为载道之器,并愿意倾囊以授,并为之授业解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妙谛传心,堪授大道,所以在修行中,诚乃第一要义,非常重要。

第二句真言是说学功夫、做学问要能够保持心态的清净淡泊,在修行过程中,内心时刻保持清净,就会使诸般妄想得以遏制,自然思绪也就不会随意驰骋而无拘。等到心境虚无、灵台朗彻,就可以体道悟道,臻入天人合一之妙境。

道充塞于天地之内,无所下包,无所不在,无微不至,无声无臭、不可见闻,百姓日用而不知,祖师为方便度人故,强名曰道。须体之悟之方可得窥大道之体。人在身心静极,纯清无染的状态下,无染之心就会与天地同其体,与大道合其真,进而体认到道的真谛,反之则离道运矣。所以说清净刚至道存焉,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第三洁净,是说修道之人身心都要保持洁净。洁净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外在的身体要干净整洁,保持个人卫生,这样就可以避免感染各种疾病而影响修行;另外一方面,作为修行之人,其内心亦要做到不染纤尘,心洁而无染,净而无尘则与世无争,也就更不会被外界各种俗务和欲望所污染和侵扰,自然也就可以安其心,修其身,养其性,悟道体道,明道证道了。身心俱洁,自然会有光天化日之气象,所以说洁净则明。

第四句真言是说做学问要采取切近的态度。切近,即是切身近观之意,意即对学问要切身走近去推究,走近去感悟,体之、悟之,明之,对学问采取切身近观的态度,就可以去芜而存真,久而久之,即可得道之真蕴,法之真谛。

第五句真言说对学问要日新月异,坚持不辍。只有对学问用专注和恒心去刻苦钻研,才能够最终取得超凡之成就。然而此路异常艰辛,非有大毅力之人不能行之。而究真路经,则非具刻苦钻研、努力不退之精神不能求其深也,造其极也,而惟有专注而努力才可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深入探究,日久功深,就必然会取得成就。

第六句真言是说对学问的追求,要溯其本、穷其源、尽其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执著探索之心尽真义理,溯其本源,穷其究竟,只有这样才可能掌握纯而无杂、正而无邪之真理。

第七句真言是说对学问的追求要悟其本源,明其究竟,因为究竟就是结果,究竟就是真谛,究竟就是大道。我们修身养性,求真悟道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结果,所以必须要彻其底蕴,明其究竟,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而与求而不得无异,功败于垂成。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证实修,努力去探索至极究竟之境地,逐渐就会体验到大道的神奇之处,但到了这个境界千万不要感到诧异和惊讶,更不要以其奇而去争其奇,从而陷入执著,要应物自然、见相而离相,要了悟至道可名而非名之真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