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Week One Book: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看到题目你大约会猜这是一本关于教你怎样更“经济”的抚养小孩的书,也难怪,中文的书名翻译作“育儿经济学”其实并不好,因为英文的书名是:Love, Money, and Parenting: How Economics Explains the Way We Raise Our Kids。这个书名就明白无误的说明了这个书的主题,这不是关于一本“how”的书,而是关于"why"的书:

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颖的问题,但是我想大多数人看到这类问题的反应是基于“文化决定论”的,东亚的文化就是如此嘛,北欧的文化就是如此嘛。 但是须知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文化的变化更多是相应经济和社会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
比如,平均主义是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而在70年代末,经济改革重塑了中国社会及其价值观,通过对个人差异的认可与对企业家精神的鼓励,普通民众得以跨越社会阶层,亿万人摆脱贫困,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平等和不平衡。中国经济转型的同时,文化也发生了变迁。今天,中国也是一个十分强调个性的社会,中国的父母相信通过勤奋努力可以获得成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瑞典多年来是一个平均主义价值观主导的低不平等社会。但历史并非从来如此,在20世纪前,瑞典的社会是高度不平等的。它也非常传统,阶级分明,等级森严。工业的兴起和农业的衰落共同导致社会平等化的变化,它们使得土地所有权(不平等的主要来源)随着时间推移弱化,从而改变了权力在拥有土地的贵族、工业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分配。中国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包括育儿习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转型同步发展。
而本书探讨的就是 育儿环境是如何影响父母的教养决策的 。重点是试图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动机。
在讨论经济因素怎样影响父母的教养模式选择时,笔者有个观点:

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基本上是靠谱的,比如中国和美国都属于高不平等和教育高回报国家,当然这样的国家里,父母愿意当“虎妈”“虎爸”的动机比北欧福利国家的概率要高得多。比如在德国和意大利,就读中小学和大学都是免费的,学校质量也基本没有差异(在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常春藤盟校)。一个人只要能够以压线的成绩从高中毕业,18岁以前在学校做的事情不会对其人生产生长期影响。我们没有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也没有任何录取委员会对我们的课外活动进行评估。甚至对于没有去上大学的孩子,其前景也是光明的。在德国,低层次学校的毕业生一般会进入学徒项目,他们的收入(比如在附近的大众汽车厂工作)与教师甚至医生相差不大。

西方发达国家父母的教养模式在过去100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实际上发生过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笔者是这样解释的:

所以,书里断言

在讲教养方式的国际差异方面,书里面有很多精彩的事实和观点:

不知道每时每刻把孩子裹得严严的中国老人看到瑞典人这样育儿作何感想:

一些涉及育儿理念的“国际冲突”例子也很有意思:

书中讨论到中国的育儿模式有个副标题: 我知道什么对他们最好

书里还讨论了日本的育儿模式,日本虽然和中国同属东亚,都有考试风险高和给学生高压,补课普遍等特点,但是日本社会收入的不平等水平比较低,换一种说法就是在日本考上名校的经济回报率相对并不高。所以在教育价值观上,典型中国中产阶级强调的“勤奋”在日本并不是最推崇的价值观(中国90%受访者推崇勤奋,这个数字在日本只有34%)。作为一个孩子,在日本有一些独特的挑战,文中特别提到日本独有的高竞争性幼儿园入考试:

正如书里所言,密集型教养方式的“直升机育儿”很大程度上和社会不平等性(无论是经济层面的还是其他层面的)相关,如果社会制度或者在规则设计上不能保障技术带来的进步(空闲时间的增多)和其他利益被社会成员公平的享受,那么在育儿上,这个社会就会陷入高度竞争的陷阱,用中国最时髦的词来描述,就是“内卷”。文中用了另外一个词:yard stick competitio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