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雇佣军有那些?

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佣兵的身影,他们是战争中的恶魔,是嗜血的野兽,是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军人~请问世界上著名的雇佣军有哪些?

第1个回答  2013-08-27
尼泊尔廓尔喀部队:
刀出鞘,必见血

他们个子不高,但非常凶狠,据说战斗中,他们的牛腿弯刀一旦出鞘就必须见血,这就是尼泊尔特有的雇佣兵——廓尔喀部队。19世纪初,英国入侵尼泊尔,发现廓尔喀人忠诚耐战,于是就招募这些山地民建立一支殖民武装,1857年印度次大陆起义时,要不是廓尔喀联队为英军浴血奋战,英国对南亚的殖民统治就不可能延续到20世纪。在英国人的调教下,来自山区的廓尔喀人心里产生比印度人更高贵的想法,在镇压印度独立运动时也下得了狠手,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中,廓尔喀雇佣兵用机枪向和平示威人群扫射长达一个小时,数以千计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死于非命。
1947年印度独立时,根据英印尼三方《加德满都协定》,印度瓜分了80%的廓尔喀部队,规模达到18个联队(相当于步兵营),成为印军最著名的部队,印军习惯把他们称为“托马”。
据称,廓尔喀人是个反应迟钝、感情冷漠的民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他们成为杰出的士兵,他们在激烈的战斗中仍能泰然处置,极为冷静,但又是猛打猛冲的英雄。虽然廓尔喀人不具有锡克人的那种热忱,但其脾性中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韧性,每当感受到生活中的真正乐趣,廓尔喀人便感到由衷的高兴。与众不同的是,当对生活感到厌倦时,他们没有那种牢骚满腹,吹毛求疵的恶习。当受到挫折或面对艰苦时,他们又若无其事,谈笑如常。
由于廓尔喀士兵大多为生活所迫,世代当兵为业,不少廓尔喀人毫不掩饰地说:“我到印度当兵就是为了钱,别无其它目的”。为保住饭碗,他们一般能逆来顺受,盲目服从,认为“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理所当然。据说,廓尔喀士兵没有命令绝不乱动,即使一天不吃饭,命令他坐着,他也不会离开。他们具有山民的性格,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惹起性子来,就无法控制。一旦发起脾气,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不顾死活地和你拼命。
1999年5月下旬,穆斯林渗透者占领了泰格尔山,他们的防御工事相当完善,战壕连成一体,间隔不远就有一个坚固工事,将整个山脊包围起来,直接威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统治。为了夺回阵地,印军的一支具有150多年历史的廓尔喀步枪联队从山的侧背向峰顶发起进攻,他们的处境实在艰难,士兵沿着陡峭且毫无掩护的山坡一米一米地向上攀爬巍峨的山峰,在他们周围是呼啸而过的山风,气温低到摄氏零下11度。此外,印度士兵们每人还得背着重达25公斤的行军包,而且在山地严酷的环境中,每背负一公斤的重量,所要付出的体力一般是平时的两倍;另外为了作战需要,士兵们常常把行军包中的食物拿出来而换上相等重量的武器弹药。但是这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游击队干净利落地将攻击部队赶下山来,而且有一次游击队甚至都没有开火,他们仅仅是向山下扔石头,用“滚石战术”就把廓尔喀士兵打得尸横遍野。
但廓尔喀人有着死战不退的传统,在他们的战争辞典中只有“战斗”和“战死”两个词,最后11名擅长攀登的廓尔喀人组成敢死队,在炮兵的掩护下,15天后继续向主峰突击。敢死队匍匐在地面,利用炮击留下的弹坑作为掩蔽所,他们一边躲避,一边灵巧地使用手雷还击敌军的机枪。尽管游击队火力猛烈,敢死队们还是在一米一米地向前挪动,终于接近了敌军阵地,白刃战随即展开。凌晨4时10分,泰格尔山回到印军手中。11名敢死队员用尼泊尔土语报告:“长官,11个廓尔喀人上战场,11个廓尔喀人凯旋归来
第2个回答  2013-08-27
法国外籍军团:
军团是我的祖国
从中世纪开始,法国就有使用外籍部队的传统,像波旁王朝的君王们钟爱瑞士卫队,而拿破仑则偏爱波兰枪骑兵。1831年3月1日,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命令成立常备编制的外籍军团,专门征集外国人入伍,从此出现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雇佣兵组织。目前该军团有100多个国籍的士兵,官兵约8000人,他们穿着标准法国陆军制服,但在某些特别配件上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顶军帽。出于成员宗教的考虑,外籍军团特别允许成员保留胡须。
法国外籍军团常年在巴黎、马赛和尼姆等城市设立募兵处,每年招收新兵约1000名,报考人员十分踊跃。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订三条最基本的要求,年龄从17岁到40岁,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以上条件你就可以提出申请要求,但之后还要接受一系列调查和筛选,比如犯罪情况调查,传染病调查等等。外籍军团喜欢录用东方人,而不太喜欢黑肤色的人,认为黄种人听话,黑人难管理。据称,只有20%的人有幸通过前几关,赴卡斯特诺德利兵营参加为期4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不必对法国宣誓,但是必须对外籍军团宣誓:“军团就是我的祖国。”
外籍军团能够吸引众多国籍的年轻人报考,首先是因为军团作战勇敢,素有“法军敢死队”之称,富有刺激性,不少年轻人都以加入外籍军团而自豪;其次是随着西方社会失业增加,寻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在外籍军团服役相对稳定,只要本人愿意,干20年没有问题,满20年后,每月可领到2000法郎的养老金。再者,外籍军团长期驻扎在海外,这期间,既可拿到可观的海外津贴(一等兵每月约2000法郎,上尉军官则在1万法郎以上),又能利用假期到周围国家旅游开开眼界。而对那些想移居到法国的外籍青年来说,除了上述原因外,最大的诱惑力在于加入外籍军团的人,在服役5年后被优先加入法国国籍。
外籍军团现有9个作战团和一些特殊连(侦察连、重炮连、轻装甲兵连等等),每个团的编制都是10个连。其中,常驻于科西嘉的第2外籍伞兵团能够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指定地点,以“随到随战”的能力而知名。而保卫欧洲航天局发射基地的第3外籍步兵团则以“变色龙”着称于世,他们在法属圭亚那的热带雨林里所向无敌。外籍军团还有个非正式格言“自己搞定”,意思是军团每个成员都是精英分子,他们应该有很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外籍军团曾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多次野外生存训练比赛,外籍军团士兵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而大部分美国陆战队员却无法通过。
外籍军团的战史也颇为丰富。1863年4月30日,在墨西哥中部的卡梅隆高地,法国外籍军团的3名军官和62名士兵抵挡了2000名墨西哥士兵的进攻,最后他们战斗到最后一人。外籍军团特意将这一天定为卡梅隆纪念日,每年都被军团分队庆祝。外籍军团长期作战于西班牙、马达加斯加、阿尔及利亚和东南亚等地,是法国殖民作战的先锋,1954年曾在奠边府惨遭越南人重创,7个外籍营被彻底消灭。战后,外籍军团开始改变功能,成为法国快速反应部队,只负责海外领地和领事馆的安全保卫,近年来一般从事非洲及中东地区的维和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