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8-23
说情商,离不开智商,今天就从智商说起吧。
众所周知:人在智力水平上存在差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有高低"。而从心理学"儿童智力常态分布图"中可知,智商极高的天才和智商极低的智力低常者都只占儿童总数的1%,绝大多数的儿童处于中间状态,即:既非天才,也非弱智。
而且,从智商性质来看:也是可变的。智商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人的态度、动机、抱负水平、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变化起决定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若干个性特点是和智商增长相联系的。这些个性特点是:好胜心,独立性,活动的积极性,努力对付困难及挑战性问题的持久性等,就是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商的增长。与之相反的则是消极性非智力因素,会阻碍智力的发展和智商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天才也并不能绝对保证一定有成就的原因。如果受积极性非智力因素影响则会学有所成,否则,天才也会夭折。
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
它是除智力因素(即人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因素)之外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
我们在教学中常看到:虽然学生智商大部分处于中间状态,又在相同学习环境和条件中,可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却很大。可见这些差异不完全由智商高低所致。而是一种智力之外的心理因素在发挥重要制约的作用。我认为这些是非智力因素中的积极性因素--情商。
情商因素由学习主体的情感、兴趣、习惯、意志等因素心理成分构成,其中情感是核心。有资料表明:情感因素占其它各因素的25%,是所有因素中最具广泛性,融合性,最为活跃的因素。正是这种融化在学生心灵深层次的情感,成为了指导学生行为的基本因素。因为情商素养的发展既以这种情感为基础,促进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稳定的非智力因素的培植,使其增强对学习主体强劲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要削弱、淡化、摒除消极性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主体的影响。
因此说:学习效果是智商与情商协作的产物,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智商因素与情商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智商系统是学生学习的加工操作系统,本身不具有促进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情商系统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调控系统,起着激发、维持、调节、控制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因而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素养,首先应促进学生情商素养的发展。
情商教育即是以情商素养为发展目标,以情感为纽带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情绪情感,使之成为个体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通过情绪情感的感染及影响,使学生置于身心愉悦的氛围,在更深、更广、更远的层次上,激发培育学生良好习惯,坚韧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顽强不息的竞争意识,强烈的民族自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及高品位的人格魅力等优秀个性。
纵观许多教学实践,诸如"愉快教育"、"和乐教育"、"情景教育"等模式,它们成功的根本都在于注重情商教育,以情感为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了教与学的顺畅衔接,知情交融,从而取得低耗高效的效应,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达到情智并举的目标。可见情商教育是教学成功的根本所在。
怎样强化情商教育呢?
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给了人们启示:塞浦洛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也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他曾用象牙雕塑了一尊美丽的少女像,这像,他倾注了全部的身心,希望她复活,于是他天天看着她,终于,他的深情感动了爱神,就赋予了少女生命,国王的愿望得以实现,这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来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根据这故事,把与之相似的教师的期望所产生的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著名的效应就是说"教师期望学生好,学生就能真的去努力,实现老师的希望。
" 所以强化情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挖掘情源,蓄情贮意。
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意的交流过程,充溢着浓郁的情感色 彩,从教育实施者来说,教师自身的情感在教学的情感活动中发挥着极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应首先从自身发掘教学情感,从内心深处对学生充满深厚真挚的爱,尊重关心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给予信任,期待和愿望。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三年级语文只能考几分至几十分,且课堂上常破坏纪律,因为听不懂课。究其原因:家长文盲,不能辅导,孩子什么都不懂,处于混沌状态,早期教育等于零。怎么办呢?
讲道理是没有效的。从最基础的要求做起吧。每天放学后,我总留下他,辅导他完成当天作业,考试他做不起,我就干脆找100分的试卷给他抄,主要目的是给他一榜样,他们的成绩我也给予肯定,为开启他的心智,有空我和他一块吃饭、交谈,带去逛公园、看电影、文艺表演等,我相信他会进步,也让他明白我对他的期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真的变了,上课能努力控制自己了,他说:"老师在真心帮他,他不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作对。"考试时,给他答案也不抄了,他说,抄别人的得了表扬也不光彩。他有了自尊心了。他虽也只能考五六十分,可他尽了努力,已有很大的进步了,他已养成了好习惯了,我仍然表扬他、鼓励他。由此可见,教师真诚期望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语文教学学科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教师应深究文章,细研课文,从教材字里行间,结构梳理,意境渲染中发掘深情,领会文中感人形象,在灵魂深处与作者情怀相溶,从而为情商教育的展开,蓄满深情,贮满浓意。
二、 把握情博,适时契入。
传统教学中常见的弊端,就是教师太相信理性力量,把学生 单纯看成可随意调控的机械,认为学生应绝对服从老师的指挥,忽略了情感可调节理智的功效。
如我们在课堂用的激励手段,一个常用模式是同学们鼓掌表扬他。可天长日久,学生对这种形式习以为常,掌声希希拉拉,受表扬的人也无动于衷。
为改变这种状况,有一次,我在听完一个学生正确的答案后,露出惊喜之情,由衷地说:"同学们,听到了吗?他的回答太妙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是我少有的夸奖之词。这时,全班转过头,投以佩服、羡慕的目光。那同学也流露出自豪之情。
随之,全班同学为之一振,端坐正听,都在为得到一种独特的赞誉而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可见,抓住时机,适时契入,才能沟通师生交流、感染的渠道。 还有一位同学,平时沉默寡言,作业书写总很乱,可他在班干部竞选时竟自荐当劳动委员,我不相信,可他不罢休,缠着我说他一定行,我不能在这种时候挫伤他,我准备让他试后用事实再说服他,可他当上劳动委员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作业认真了,工作热情,待人大方,他深深明白,机不可失。可见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和潜能,只要教师立足素质教育,抓住时机,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发展。
三、 以情促智,全面提高。
无数经验表明,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强劲内驱力。实践 中,我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说,而不仅仅去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是保持学生激情的有效方法,它能使人的思维积极活跃,使人执着进取,使思维专注聚焦,并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去观察、记忆、学习,同时淡化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之苦。
因而,学生课堂积极情绪的唤醒,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情商发展。 所以,以情促智,情智并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