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申论审题读材料用了多久?

我还是按照国考两个半小时的那种习惯,读材料概括段落大意就用了半个多小时!前三题倒是在读材料的时候都已经标注出答案的位置了,可是组织一下语言,再争取把字写的漂亮些,导致该写第四题的时候就只剩下半个小时了!精心想了一个文章开头,写完就剩下二十分钟不到了,后面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照着材料里我标注的问题和对策那几段猛抄,结尾就写了两三句而且还是狂草~~~~放下笔的一瞬间我忽然觉得就这样抄材料貌似我是偏题了,5555~~~现在我总结,如果以后再遇到申论考两个小时的,读题时间不能超过二十分钟。大家觉得呢?因为河北是我家乡,我还打算以后再考呢~所以想先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

第1个回答  2013-12-05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申论考试的材料阅读,一般有以下两种阅读顺序。其一,先看文章,后看问题,再通过阅读文章来解答问题。这是考生常用的按部就班的阅读方式。其特点是有利于考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但采用这种阅读方式的考生往往阅读速度较慢,因此难以在阅读时积极主动地预测文章内容。其二,先将问题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答题。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节省答题时间,较适用于解答事实性和细节性的问题,但是解答主旨性用推断性问题的效果不明显。

考生要注意对给定材料的阅读是申论考试的基础性环节。申论阅读的核心是“读懂”,为了保证真正“读懂”给定材料,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时间原则

过去申论考试一般提供1500字左右的材料,但2004年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材料的字数达到5000~8000字。花多少时间去读这么多材料便成了一个首要的问题。很多专家认为应以40分钟为宜,但根据多次的实战考试经验,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以30分钟最佳,因为申论考试时间看似宽裕,实则紧张,而且每次作答前都要草拟提纲,这实际上又是一次阅读,完全可以补充30分钟阅读没弄清楚的地方。

二、整体把握的原则

申论阅读往往会涉及很多材料,如何从总体上把握这些材料,得出中心问题,是申论考试的关键。只有全面掌握了材料,才可能全面概括材料,挖掘材料的主旨,制定全面、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进而对问题进行论证。所以说整体把握的原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也是申论考试的基础。

三、筛选性原则

申论考试的材料庞大杂乱,其中可能包含着许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因此我们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材料的信息进行筛选,否则很容易陷入误区。如2000年的申论考试材料,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引发纠纷的信息和法院审判陷入困境的信息。对于这两个信息,许多考生就没有从整体把握上进行筛选,有的将这两个信息都列为主要问题,有的错误的将法院的司法审判列为主要问题。可想而知,这将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字数多,内容复杂,结构混乱,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不是认字识词,为读而读,它需要考生完成由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由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材料外的事物的思考。考生要想完全驾驭材料,至少要将材料读两遍,每一遍都有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第2个回答  2013-08-14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方法,以前我也带过一次觉得不好,后来做题就尝试不看时间,结果比看时间放松,效果好。另外我说的不是指看时间这个动作麻烦,是看完之后的考虑麻烦,看一次时间就会想还有xx分钟,看完我至少要花一小小段时间重新进入做题状态......论坛发表的是个人意见,和你不相符也是正常。大家要不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试试不看表的效果?
第3个回答  2013-08-14
楼主第四题写够字数没有? 我和你情况差不多 最后半个小时写第四题
第4个回答  2013-08-14
15分钟左右,提前15分写完,大作文1100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