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才一天不读书心里就这么惊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1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林语堂将这句话解释为,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是不让人喜欢的。

周国平解释为,自己三日不读书,就会觉得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

我赞成后者,三日不读书,自觉羞愧,脸上无光,眼神也黯淡。

前几天雾霾,然后是大风,气温骤降,这天气猝不及防,渺小的人总会受伤,于是我顺理成章的感冒了……本想离群索居,但一想到要交的论文,上次回家落下的课程,毫不犹豫地缴械放弃了。

于是闭门读书。

2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这是我师父说的话,我一直奉为至理。

在图书馆读书,收获意外的惊喜。我在图书馆读到了我师父的文章,收录在一本散文集里。我念的大学勉强可以算得上国内一流大学,至少它名列双一流。图书馆是大学最好的建筑,我校图书馆号称亚洲最大的财经图书馆,是否名副其实我不知道。不过可以明了的是图书馆内文学类书籍少的可怜,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不是主攻文学,这多少使我有些不满意。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座文学藏书极少的图书馆,竟然可以读到我的老师的文章,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那篇文章叫《旅游述说艳遇》,是我师父曾经写下的一篇博客,被收入一本叫《我喜欢这个世界是温柔的》的散文集。这个集子里收录的都是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比如朱自清、毕淑敏、铁凝、贾平凹、周国平等,师父的文章和李银河的文章放在一起,也可以说师父成名成家了吧,至少在我这里他已经步入大家行列。随手一翻,另一本书里还有他的文章,我差点惊喜得叫出声来。

他让我想起老罗说的那种人,“看一个人不是看他最终成为了什么人,而是他本来就是什么人。比如说韩寒当时没有成名,后来没有赚到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的女朋友等等。但又怎么样呢?如果有一天你路过上海郊区的那个小镇,碰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叫韩寒,如果你有幸跟他坐下聊聊天,你仍会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人。”

能跟这样的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我的师父就是这样的人。

有人愿做青藤门下走狗,有人愿做木心门下走狗,那么我说我愿为冰鉴门下走狗也不为过。老流氓王朔说过:“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我不追阿城,我追李冰鉴。

阅罢文章,我赶紧去博客看看,大有吃完鸡蛋慰问母鸡之感。遗憾的是师父已经关了博客,大概烦扰他的人太多。

3

俞敏洪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我很少读励志书籍,也不喜欢鸡汤,那些书教人如何成功,教人谋取名声、地位、权利等,功利得很,不抒性灵,即是不好,不喜,所以不读。

之所以找来俞的书,是我想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或者说我想看看一个怎样机敏的脑子能做出伟大的教育事业,因为我近两年也投身于教育事业。如他书中所言,他是一个“笨人”,不过他的有些观点我非常认同,比如坚持读书学习。关于如何成功我没有学到,这本书中关于读书的段落倒是让我拍手叫好。

“读书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环境。我很少在电脑上读书,在电脑上读书就像和机器人谈恋爱一样,没有温暖的感觉。

读书一定要有书的气息,书的形状,书的个性。根据书内容的不同,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来读。古代人读书要洗手焚香,有时候甚至还要有美女相伴。这种境界我们现在是没办法达到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些小环境。

读古文要在深夜,点上一根蜡烛,沏上一杯清茶,一字一句地慢慢读、慢慢品味;读诗歌最好是在雨天,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把诗歌读出来融入雨中,想着诗人悲惨的命运,读着诗歌中的梦绕魂牵,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读小说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在野外或湖边或山脚,把自己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中,大悲大喜都有山川河流相呼应,不亦快哉;读哲学书籍应该去闹市,在人声鼎沸之处思考存在的缘由和出世的意义,即使思考不出所以然也不会出问题,因为你一抬头就看到了热闹的人间。”

斯言甚善。

读书应当完全投入,仿佛自己就是书中人物,甚至读到一个观点可以产生一种幻觉,一口咬定是作者剽窃了你的思想,然后开始愤愤不平,那么也就可以说你的读书功夫到家了。

4

这世上不避平庸的人很多,精英天才很少。我们普通大众代表平庸,平庸和精英的距离可以用龟兔赛跑来形容。

我们本来就是乌龟,还被绑在树上,又吃了安眠药;他们本来就是兔子,还服用了兴奋剂,穿上溜冰鞋。跑得多快,背影都看不清。

我以为,通过读书可以消除这段距离。因为精英没有不读书的,我的一位精英学姐告诉我,一天不读书,心里会恐慌和不安。

周国平有句名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也就是说,即便你读的都是无用之书,你也可以因此变得有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