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1.1 概念——屏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一般来讲,在同一个屏幕上,物理像素点大小是一样的;在不同的屏幕上,则未必会是一样大。不信的话,可以看看上面的对比图,同样的分辨率,P10 的屏幕却比 P9稍大,说明 P10 上的物理像素点也比 P9 上的稍大。

楼主之前提到过,屏幕分辨率有很多别名,可哪怕千变万化也都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物理分辨率,二是逻辑分辨率。准确的说,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应该是物理分辨率,而非 屏幕分辨率 / 显示分辨率。

回顾一下物理分辨率的内容:液晶屏是点阵式屏幕,上面布满了许多个相同大小的液晶,我们也把这些液晶点称作像素点,不同的像素点显示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构成我们看到的内容。我们用 『 横向上的像素数量 x 纵向上的像素数量 』 这种形式来表达物理分辨率。

屏幕物理分辨率是制造时便已经决定好的,楼主的显示器上面分布着 2560 x 1080 个液晶,这个事实并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我们可以说,屏幕分辨率是无法更改的,这涉及到设备物料问题。

有人说,屏幕分辨率是可以更改的,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操作系统给出的更改选项。这种说法也不错,但你要明白,这时候的屏幕分辨率指的是逻辑分辨率,而非物理分辨率。

物理分辨率越高,则可接受的(逻辑)分辨率的范围越大,显示屏的适应范围越广。可以看到楼主的屏幕可以被系统改成很多种分辨率情况,如果是一般的笔记本,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可选项。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屏幕分辨率是固定的吗?你可以说是,因为屏幕物理分辨率由硬件决定,一次成型,无法更改;你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屏幕逻辑分辨率可被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更改。

假设楼主现在所用屏幕的(物理)分辨率是 1600 x 1200,这意味着屏幕横向上分布着1600个像素点,纵向上分布着1200个像素点,屏幕形状偏向方形。如果我想把屏幕(逻辑)分辨率改成 800 x 600,那么,此时会有两种方案来实现这个做法。

一是居中显示,只有屏幕中间的 800 x 600 个像素点会保持发光,显示图像,周围部分保持不发光状态(LCD屏幕下并非不发光,而是发黑光,看起来像不发光),整个画面会居中缩小。不过,因为这种方式往往会使得画面变小,所以系统一般不会这样显示,想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借助第三方手段。

二是仿真显示,系统会尽量使用到屏幕上的每个像素。改成 800 x 600 的分辨率后,图像仍会在全屏幕显示,但需要明白的的是,此时在整个屏幕横向上有800个(逻辑)像素,在纵向上有600个(逻辑)像素,每一个逻辑像素占用了四个物理像素点。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虽然默认支持更改逻辑分辨率,但只能改的比物理分辨率低,必须借助第三方手段才能往高了改,比如 AMD 显卡的 VSR 功能,NVDIA 显卡的 DSR 功能,或者直接改系统配置文件。 但无论怎么改,也都是通过模拟的方式实现的,毕竟物理分辨率是无法更改的。因为通过模拟显示的效果始终有些粗糙,所以,系统推荐的分辨率一般都是物理分辨率的值,也不要妄想通过此类手段让屏幕更清晰。

哪怕是毫无所知的路人甲也能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显然不是越高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了避免被土豪嘲笑,我们就在所有屏幕都只要一块钱的前提下讨论高分辨率的问题。

高分辨率的屏幕常被简称为高分屏,我无法告诉你分辨率高到什么程度才叫高分屏,因为这个标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以前,1920 x 1080 就是高分辨率,现在而言,分辨率达到 2K 、4K 或者更高的屏幕,就是高分屏。

主流的 2K 分辨率代指的是 2560 x 1440,主流的 4K 分辨率代指的是 4096 x 2160,K 就是千,二者皆因横向上的像素数量而得名,以此类推,还有 8K 分辨率等,这些值并不需要你能记住,楼主偶尔也会想不起来。

越高的分辨率,对显卡要求越高。同一个游戏,同一台电脑,在1920 x 1080 的分辨率下很流畅,可如果分辨率改成 4K,将会极大加重显卡负担,各种卡顿也就出现了。不要认为自己用了三四千元的显卡就能无视这些问题,当今市面流行的几大单机游戏在 4K 分辨率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卡顿,所以说,屏幕分辨率不是越高越好。

上一个问题提到了高分屏,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我们是在不考虑屏幕尺寸大小的情况下讨论了分辨率对电脑负担的影响。现在我们就加上尺寸这个参数,同样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讨论高屏幕像素密度也就是高屏幕分辨率的问题。

我们知道像素密度的单位是 PPI (Pixel Per Inch)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也一直用 PPI 来代指像素密度。但当涉及到屏幕分辨率时,更好的说法是 DPI (Dot Per Inch) ,因为我们用 Dot 来表示光点,比用 Pixel 来表示物理像素点更准确。。

楼主为了不把像素密度与打印分辨率混淆,之前一直用 PPI 代指屏幕像素密度,但其实楼主更推荐大家用DPI来代指;当然,图片像素密度还是用 PPI 来代指最为合适。好了,咱闲言碎语不要讲,我们这个问题仅讨论高 DPI(屏幕像素密度)的问题。

理论上讲,高分屏不一定就有高 DPI,因为 DPI 由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共同决定。但现实中,高分屏往往都有高DPI,因为我们常用的屏幕尺寸无非那几种,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DPI 自然也会越高。所以,很多人也经常用高分屏来代指高 DPI 的屏幕,严格来讲是错误说法,但这确是主流说法。

除了对硬件要求高,高分屏还有什么缺点吗?想必是有的,否则这种显示细腻、技术稳定、大众期待、厂家赚钱的屏幕为何偏偏就没有快速流行起来呢? 注意,楼主这里说的高分屏代指的是高 DPI 的屏幕。 我们仅针对 Windows 系统,来做一些简单说明。

传统的 Windows 软件 例如QQ 、Office等 的界面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以像素作为长度单位。我们就拿 Win7 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举例,它在23寸的 1920 x 1080 的屏幕上是香烟盒大小,到了同尺寸的 4K 屏幕上就只有邮票大小了,这么小还怎么用?文字说明可能难以想象,这里给大家找到了一个 视频 。

我们使用 4 倍像素密度的新屏幕是希望获得细腻 4 倍的显示效果,而不是 1/4 的软件界面。软件在高 DPI 的屏幕上无法获得足够的显示面积从而给使用造成障碍,这是 Windows 系统面临的问题。这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高屏幕像素密度未必好,有时候还会造成困扰。

事实上,微软一直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 Win10 的几次重大更新中,我们可以看到微软做出的努力,从 Win10 创意者版本以后,高分屏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大的难题。

不得不说,Windows 的历史包袱真的太过沉重,微软制订了一个行业的标准,却也限制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当然,这并不妨碍楼主是软粉,哪怕 Lumia 手机确实难用,可楼主依然相信,微软巨硬。

看过上两个问题后,可能多数人都会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现在的手机屏一般都在 4寸 ~ 6寸 之间,高分辨率也就意味着高 DPI ,高 DPI 也就意味着显示效果更细腻;Android 系统也完全没有 Window 系统在高分屏下的问题。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我看未必。

假设手机屏幕在 4 ~ 6 寸之间,分辨率为 1920 x 1080 ,通过公式可以 计算 得到 DPI 的值在400 左右,这个值并不是人眼分辨的极限。人眼的极限分辨能力有多强呢?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确定值来表示,不过倒是有一个参考值。

苹果公司曾经给出一个说法:在 30cm 的观看距离下,超过 300 DPI 后,人眼很难能感受到清晰度的提高,300 DPI — 400 DPI 就是人眼分辨的极限。正是基于此,乔布斯把超过 300 DPI 的屏幕称为视网膜屏(Retina Display),比如 iPhone4 的DPI就达到了 326。

如今 Android 手机的 DPI 往往已经超过了 326 这个值,但是显示效果似乎并不如 iPhone4,楼主认为,苹果采用的 像素排列方式 才是视网膜屏的精髓所在,并不全在于 DPI 这个参数。鉴于楼主对苹果并不是特别感冒,我们就不再继续扯远,还是回到 Android 手机高分屏的问题上来。

手机 2K 屏的 DPI 在500 左右,远超所谓的视网膜分辨率。高 DPI 对手机显示效果自然是有提升的,楼主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手机高分屏毫无意义。只是说,在正常观看距离下,这种提升并不明显,边际效益太低。当然,这是楼主的主观论点,如果你眼力远超常人,千里之外能见人雀斑,你可以当我没说。

高 DPI 屏幕的优点不算明显,但缺点可是不少,首先,高分屏会占用更多的 CPU 和内存等资源,导致手机卡顿;其次,2K 屏幕耗电如流水,严重影响续航体验。楼主用词也许有些夸张,但这些情况确实存在。

花更多的钱,非但享受不到更多的价值,反而要忍受更多的苦恼。这种做法值不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有人认为那一点屏幕细腻程度的提升比什么都重要,我确实无法反驳。

楼主并非不支持手机 2K 屏 ,只是告诉了大家一些利弊得失。现在是 2017 年,可以预见的是,手机高分屏是未来的趋势,现有的这些缺点都会在产品的更迭中被改掉。多嘴一句的是,时下 2K 屏的盛行并非全是因为体验的提高,不过是市场的选择罢了,说白了就是不理性消费行为。

楼主认为,真正的科技应该是让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手机拼的应该是体验,只有入门级的用户才跳不出硬件参数的坑,体验为王的时代就不要再去拽你懂得的那些参数了。

正是基于此,楼主往往会给人推荐一些 Oppo 和 Vivo 的手机,却经常被指责不懂手机瞎装X等,虽是实话,却多令人不悦。当然,不要受到我的误导认为 OV 的手机就有多好,无非是个适合与否的问题罢了。再多嘴一句,OV 确实高价低配,我用小米,但我看好 OV 的发展,因为它更懂人性也更懂市场,总有一天,OV 也会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现在只是时机未到。

大学生最喜欢谈一些电子产品的配置,却又往往错误百出。大概就是因为入门容易精通难,真的有必要提醒所有同学一句:注重参数的最终诉求都是实际体验。当然,你也可以无视我这话,花钱么,买的就是开心,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也许是因为知识点讲的太多太乱,所以有些累了,又或者是中午的西红柿面太不合我口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啰哩啰唆了这么多,还请诸位勿怪,我不喜欢和别人谈论配置,一来,很多知识我也不懂,二来,每个人的三观存在差异,希望我们求同存异,消灭抬杠。

这一节我们大致了解了和屏幕分辨率相关的一些知识,趁这主题,楼主顺便推荐一些和屏幕有关的、能提升幸福感的产品。郑重声明,楼主推荐的东西都是自己长时间体验过的,是因为真好,才会给大家推荐,并不是收了钱打广告。

目前,绝大部分的显示器比例都是 16:9,既可以说屏幕的长宽尺寸比是 16:9,也可以说是屏幕横纵方向上的物理像素数量比是 16:9。因为在同一个屏幕上,(屏幕)物理像素点大小是一致的,所以这两种说法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比较流行的屏幕比例有 【4:3】、【16:9】、【16:10】,现在【21:9】的屏幕则是掀起了一轮新的热潮。尽管很多人对【21:9】不屑一顾,甚至蔑视的称为带鱼屏,但这并不妨碍楼主成为【21:9】的忠实拥趸者。

带鱼屏最大的特点就是长,长的好处是能放开很多东西,多数无益,直接上图吧。另外, 带鱼屏看电影 也是超爽的。

我们常用的显示器都是自己带背光的液晶屏,缺点是对眼睛的伤害比较大,看久了会比较难受,那有没有一种屏幕能像纸张一样不伤眼睛呢?自然有的,那就是电子墨水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就要属电纸书阅读器 Kindle了。

Kindle 预防近视、持不累手,而且能治疗机我两忘、电尽我亡的焦虑症,爱读书的你不要错过这款神器,正所谓,单反穷三代,Kindle 富一生,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 Kindle 就是人类进步的电梯。

曾打算送 VD 一部 KPW3 ,然后隔三差五的通过邮箱推送书信,后来知道,VD已经收到了家里送的 Kindle。所以有那么几天,我突然觉得我已经沉溺在书籍的海洋里无法自拔……嗯,不是开玩笑。

熄屏显示,说白了就是在不点亮整块屏幕的前提下,在屏幕的部分区域直接显示时间、通知消息等内容,在节约电量的同时,方便查看时间和通知等内容。

熄屏显示的原理是仅点亮屏幕上的部分像素点用于显示,而其他像素点始终处于关闭不发光的状态,因此,熄屏显示功能的耗电量可以被控制到一个极低的水平。

好了,关于屏幕方面与分辨率相关的内容,楼主一时间就只能想到这些了,如果有哪里没讲明白的,还请留言垂询。话说快被饿坏了,祈祷楼下的小商店还没有关门。

单纯的靠 【PS】1.0 概念——分辨率 内容,恐怕还是会有很多同学感觉云里雾里,楼主围绕着分辨率这个概念,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争取能让各个层次的同学都能理解,都能有所收获。

需要注意的是,补充部分可能会对脑洞产生误导或损坏等不可逆的影响,请慎重决定是否阅读。希望大家都能无所畏惧,按照顺序把分辨率相关部分读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