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8本--《会讲故事,让世界听你的》阅读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阅读及笔记时间: 2018年2月,18日,约3.5小时;

阅读目标 :了解如何讲故事

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小时,笔记1.5小时。

作者卢建彰是台湾一位优秀的广告策划人,这本书是他十多年工作生活的经验及体会。

如何讲故事: 要想讲出动人的故事,需要 “概念、点子(Idea)、素材” 。先定义一个概念,然后为了证明这 概念 ,你去找一个证明这个定义的方法,而从这方法,你可以找到那些有意思的故事,这就是 素材 ,也就是最后消费者所看到的,然后几个不同的素材,就可以构成系列,用系列来证明你的主张,让人们在被娱乐中(娱乐包括大笑和痛哭等,就如同你所知道的所有电影分类),理解甚至接受你的主张。 点子 ,是用来描绘我们想要证明的概念的方法,它是 说话的方法 ,是 观看的角度 ,引导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相类似逻辑但截然不同的故事。点子很奇妙,在于它不被看见,它是概念与素材的桥梁,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你真正想表述的概念。

怎样是好故事:三岁的能懂,三十岁的才会被打动。 三岁能懂的意思是用最原初的字眼重新描述你的概念,比如你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三岁小孩能听懂,虽然他不一定认同。 好故事有自带传播力 ,讲好事的好故事,更有传播力。

在营销策划中讲故事的技巧:

建议大家经常看新闻,因为新闻里有很多好的素材,对说故事是有绝对益处的;

你要对人感兴趣,人才会对你有兴趣; 多考虑和对方 (阅听者) 的相关性 (更多心理层面的相关性),创造让人更有感觉的故事,对方才可能考虑你在他生活中的相关性;

故事更多时候需要满足的是人的心理需求(如:温暖、爱、受人尊敬、憧憬的生活等),而不是生理需求(如:吃);

运用客户的心理,让顾客主动分享你想传播的故事。比如: 愿意传播温暖的故事、返朴归真的良善渴望、故意泄露的机密文件、让人活在故事里等(让人活在故事里--把人们拉进故事里,让人亲身经历到寄错的明信片、日本女孩的行李箱、网络上的质疑);

不说服是最好的说服 ,世界上大部分的立场是相对的,不是对立的,把顾客当朋友(这里所指的顾客是作者站在广告策划人的角度所说的广告企业)。

讲一个好故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销售业绩,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上传递正能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加强与其他人的沟通能力。

在本书中,作者举了很多亲身经历的例子去佐证“ 故事有力,让世界都有利” 这个观点,因为很多都是亲身经历的故事,讲来真实生动,颇引人入胜,也能给予读者一些启发。

关于沟通,作者讲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 当我丢了五元,而无法买猪油回家时,我巨细靡遗地跟妈妈说,如何跌倒,如何凑巧的将手中零钱散落一地,如何不顾膝盖的疼痛,仍想赶快捡起那滚入水沟盖中的五元,却穿不过那栅栏而一手脏污。当我看到妈妈慢慢息怒的脸,我知道刚那故事至少值五元,而且膝盖证明我说的是真实的故事。

看到这个故事,令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位领导给我们讲贷款报告的撰写,他说当借款人其他各项条件均完备而在个别问题上略有瑕疵时,可以 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来弥补他的瑕疵 以帮助审批顺利通过,当时听了很是感叹:妙得很!后来这笔贷款果然便顺利地通过了审批。若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也能擅长讲故事,我想沟通定会更顺利的,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悟性也需要练习。 希望在以后遇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妨思考下如何运用故事去委婉地解决问题。

现在的社会不缺物质,所以营销、广告泛滥。正因为了解了故事的强大威力,我们更要清楚识别故事背后的营销手段,摒弃对多余物质的追求,坚持要自己需要的、喜欢的、适合的,莫被故事所诱惑。

敢玩爱玩很怕没玩到,但是该做的,可毫不含糊;想让自己耐烦点,就得把事情看得很认真,有时又看得超级不认真,而这和几岁无关;与年轻人沟通要理解他们在意的是自我意识的体现、自我愿望的达成,所以可以先他们沟通: 不做不会怎样 ,然后再告知: 做了很不一样 ;自律才有自由,坚持运动;独立思考、停止抱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