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文章5步法,让你的文章更精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有一天,法国作家莫泊桑带着自己新写的文稿去拜访福楼拜,他看见桌子上放着厚厚的一沓文稿,并且每页纸上只写了第一个行,其余九行全部空着。

莫泊桑就说:“你这也太浪费纸张了吧。”

而福楼拜却回答:“我下面的9个空行是用来修改的,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莫泊桑听完,二话不说,赶紧立即回家修改文稿去了。

俗话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就连海明威也曾说:“一切初稿都是狗屎。”

我们总以为自己看到的优质文章,是作者一口气写下来的。直到我看了粥佐罗写的《学会写作》才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

粥佐罗在《学会写作》一书里提到,修改是每个写作者都必须面对的步骤,不要抗拒修改,不要害怕麻烦,修改本身就是写作能力精进的过程。

只有学会修改,我们才能在写初稿时随心所欲,敢于动笔。

那么,文章要如何修改,才能提高成稿效率呢?作者给出了5个步骤:

1、通读全文,打磨框架

通读全文,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文章通读一遍,看有没有大的问题。 粥佐罗说:“修改文章,就是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细节。”

一篇文章有自己的框架,就像人也有骨架,高楼大厦有自己的结构一样,只有确定主体没有问题,我们才能关注局部有没有问题,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

在修改文章时,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文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学会转换视角,我们才能在修改文章时,不被自己的思维局限住。

在修改整体时,我们要关注开头和结尾,以及各个论点的小标题。看开头是否有吸引力,结尾能否对读者制造共鸣,引发转发。小标题与文章的核心立意是否贴切,逻辑性强不强。

2、修改文章,也改思想

写文章表达的是作者的所以所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对于同一件事可能也会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在修改文章时,也是在修改思想。粥佐罗在《学会写作》一书里提到,一篇文章要在底层逻辑上立得住,在价值观上经得起评判。

就像我们写一篇关于婆媳问题的文章。婆婆因为对媳妇不好,所以媳妇不想给婆婆养老的问题,有的作者会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价值观,婆婆不义,但作为子女不能不仁。也有作者提倡“婆婆没有生我养我,她对我不好,我当然不会对她好”的价值观。

无论你的价值观哪一种,最后都要考虑到大众价值观的问题上,经得起舆论,读者的评判。

3、逐字逐句,删词改句

整体的框架修改完后 ,我们就要注意局部的修改。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篇文章写得再好,如果你错别字连篇,最后也会给读者不好的印象。

在修改细节时,除了改掉错别字,还要删掉多余的“的”、“了”“是”等虚词。这些词语在文章中可有可无,但是用多了会让文章变得不够简洁有力。

作者老舍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原句是:小猫在屋中撒了一泡尿,这使我异常愤怒。

改后:小猫在屋里撒了一泡尿,这让我有点生气。

两句话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但是第一句的“异常愤怒”就显得有点不够近人情。

粥佐罗说:“一篇好的文章,不是一段话好,或者一句话好,而是整体和细节上都好。”

所以,用心打磨细节,才能让文章更精进。

4、从头到尾,打磨情绪

在修改文章中,很多写作者最容易忽略“打磨情绪”这个步骤。之前,我自己修改文章时,只是注重文字、结构的修改,从来没有在情绪上下功夫。

殊不知,自己都打动不了自己的文章,如何去打动别人呢。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有一个情绪力量,在拉着读者往下看的。文字是有力量的,它能撩动读者的心悬。

情绪饱满的文章,比一篇文笔很好,但冷冷清清的文章更有力量。

5、朗读全篇,改至顺耳

作家老舍有一个习惯,每次写完文章后都要大声朗读,看文章是否顺畅,逻辑性强不强。他说:“一个好句子读出来,应该是嘴舒服、耳舒服、心舒服。”

从人类进化来看,人都是先学会说话,才学认字的。语言的发展要早于文字。当我们在念一篇文章时,如果念起来是顺畅的,那么读起来一定也是顺畅的。

这个方法看起来笨,但却很有效。我自己写完文章,也都会念一遍,不用太大声,自己听得见就好。除了自己念给自己听,也可以让别人念给你听。

所以,粥佐罗在修改文章时,特别提倡大声朗读,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写作是一种能力,会修改文章又是一种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