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烧饼制作技艺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9
周村烧饼的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明朝中叶。当时,周村贾商会集,各种小吃应运而生。一种名为“胡饼”的食品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们借鉴焦饼薄且香脆的特点,采用贴烤的方法,创造出深受欢迎的大酥烧饼。这种烧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资冶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已有商贩出售胡饼(类似芝麻烧饼)。
至清末至民国时期,周村郭氏家族成为制作烧饼的专业户。1958年公私合营后,郭云龙之子郭芳林携带家族工艺和秘方加入原周村食品厂。1979年,“周村”商标注册,正式将这种烧饼命名为“周村牌”周村烧饼。1983年,该烧饼被商业部和山东省命名为优质名特产品。1997年,成为中国烹饪协会认证的“中华名小吃”。1999年,被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为“向消费者推荐产品”和“淄博市消费者满意单位”,同年还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荣获“中国名点”称号。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02年,被授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04年,被评为“山东名牌”、“山东省免检产品”及“国家绿色食品”。
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精湛,真正的周村烧饼薄如纸,芝麻香扑鼻,落地即碎,入口声响。制作过程包括配方、延展成型、撒麻、贴饼和烘烤等多道工序。周村烧饼博物馆内的第四代传承人王春花介绍,从选料到成型,每一环节都要求严格。她的手指熟练地操作,一个个金灿灿的烧饼很快便新鲜出炉。每个和好的面团都要经过反复揉捏以增加韧性,而烧饼上的芝麻需经过水洗、去皮、炒熟等多个步骤。至今尚未有能替代手工制作周村烧饼的机器,因此烧饼的味道和口感全凭手艺人的精湛技巧。
王春花自小在母亲制作烧饼的环境中长大,但她的高超技艺却归功于她的恩师。1993年,她开始跟随第三代传承人梁文超学习制作周村烧饼。她回忆说,张贴工序尤其考验技艺,早期的烘烤设备简陋,徒手将饼坯放入高温炉膛,让她饱受烫伤之苦。尽管遭遇瓶颈和烫伤,王春花依然坚持,并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第四代传承人。
作为传承人,王春花在2000年开始在省内多个城市寻找传承人的合适人选。她的直系弟子有100名,再传弟子有200名。尽管面临年轻人对这门手艺兴趣减少和招工难的问题,王春花依然坚持履行传承人的责任。除了在省内城市招收学徒,她还计划在淄博沂源建立烧饼制作工厂,招收更多学徒。
周村烧饼将发展目标锁定在挖掘传统文化并与旅游产业结合,扩大其影响力。随着周村古商城的发展,公司在古商城内建立了周村烧饼博物馆,将历史文化和手工技艺展示给公众,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活化。淄博市周村烧饼博物馆内,制饼师傅们手法熟练,将面剂旋转如飞轮,乒乓球大小的面团转眼间变成薄如蝉翼的饼坯,动作流畅,一气呵成。周村烧饼已有上百年历史,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悠久历史和精致工艺,使它成为淄博美食的代表。详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