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龙南赣南客家围屋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围屋是赣、粤、闽边区客家人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集建筑与美学于一体,是客家人在赣南定居生活与活动的“化石”,特别是赣南的龙南县,因围屋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而成为赣南“围都”。
赣南客家围屋大至上万平方米,内可居数百人,如龙南武当镇的田心围,最多时曾住过900多人,然而小的围屋如龙南县里仁乡的猫柜围,围内仅住一户人家。
乌石村盘石围:
赣南客家围屋主要建于明清时期,现存最早的两座围屋是龙南乌石村的盘石围(约建于明万历年间)和杨村的燕翼围(建于清顺治五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主任、著名学者片山和俊教授考察赣南客家围屋后说:“赣南客家围屋的构造并不复杂,但它的大尺度、大空间、大容量,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议事厅和中心广场功能集于一体,如此宏伟多功能的民居为世之罕见,令人震撼!”是的,看了围屋就像读了一本建筑教科书,人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得到许多启发,这种感觉犹如日本人初看古罗马建筑一样,许多日本学者认为“赣南客家围屋是东方的罗马”。
关西新围:
龙南境内最富传奇色彩的围屋,是关西镇新围村的关西新围。在这座硕大的围屋里,大院风水壁照上花团锦簇的画已经剥落殆尽,但大院前的两对石狮,气势十分了得:那雄狮英姿勃发,一副气吞河山的气势;雌狮则闭合着嘴,一派温柔祥和神态,特别是雌狮身上附着的两只小狮子,更是寄寓意着主人敬重的两位小夫人的一片情意。关西新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整个建筑五组并列,前后三进,十四个天井,正中祠堂,对称分置十八厅,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在这里生动地得到了验证。
杨村镇燕翼围:
杨村镇的燕翼围,也是座不同凡响的围屋。燕翼围自公元1650年始建以来,以其高大、坚固、防御功能强之特点名闻天下,如今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和专家学者必到之地。燕翼围呈方形,高15米,长12米,宽32米,面积1368米,房间136间,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住处,四层为战楼,有58个射击口。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二口暗井,一为水井,一为粮库井,平时以土埋之。此围屋因高大易守,因而有“高守围”别称。上世纪40年代,时任江西第四行政公署专员的蒋经国曾在此围住过三日。
更多关于龙南赣南客家围屋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a6224161573226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