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中国是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更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制作一份文明礼仪手抄报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的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资料1

  学生形象礼仪

  1.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升、降旗仪式、 *** 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 *** 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炼、手镯等饰物。

  3.按要求系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4.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5.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6.经常整理仪表。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资料2

  文明礼仪故事

  一、文明礼仪的楷模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又是文明礼貌的楷模。他认为:随地吐痰、留长指甲、不刷牙等陋习,都是违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不相称的。他提倡“诚忠形外”,注意“一举一动之微”的文明。

  二、尊师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三、朱德尊师

  1957年初,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流,这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走进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