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民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2-04
姑姑节
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详见《公子重耳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一文),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狐偃慢慢地傲慢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行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去,他对赵衰的苦口良言不屑一顾,反而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力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情谊,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闹寿宴,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这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和春节有关的习俗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据吕不韦编写的《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在除夕前页那天悬挂在门前,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提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驱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关于桃木有辟邪作用的记载,最早源自《左传》,里面记载了古人用桃木做得弓进行除灾仪式。《庄子》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桃木的特殊信仰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如《战国策.齐策三》说孟尝君打算入秦时,苏秦对他讲了土偶和桃梗的寓言,劝止他,其中有土偶人语桃梗:“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可知战国时代已有削桃木为人的做法。
春节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它兴起于虞舜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中国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就有“旦”的象形字了。但是在周代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正月,为避秦始皇“赢政”的名讳)。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将春节固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并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
关于立春,最早产生于周代。据《礼记》所载,周朝时,每逢立春节,周天子总要率领诸侯及士大夫,前往东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回宫后还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
春神句芒的来历
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主管农时,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非常重要,在立春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立春日迎春神是立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中国自古就有春神崇拜的观念,也沿袭许多迎春、祭春的习俗,但有关春神的神话传说却众说纷纭。或说春神为青帝,或说春神为句芒,或说二者合而为一。也许原始崇拜与宗教混合,衍化出春神的种种称谓。
句芒(或名句龙)是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死后成为春神,主管农时。句芒的本来面目是鸟身人面,乘两龙,经过历史演变,我们现在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的形象为: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发簪,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两千多年,春神句芒的身世,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白皋,其神句茫。”高诱注:“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墨子.名鬼下》中也有关于句芒的传说:“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

‘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此处郑穆公应该是秦穆公。据说春秋时,秦穆公是个贤王,能够任用贤臣,曾经拿了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人手里赎回来,委托他担当国家的重任;又能厚爱百姓,曾经赦免了三百个把他逃跑的好马杀来吃的歧下野人,后来这班人感念他的恩德,帮助他打败了晋国的军队,俘虏了晋国的国君夷吾(夷吾即晋惠公,在韩原之战中被秦国所擒);天地因为他有这些好德行,便叫木神兼春神的句芒给他添加了十九年的寿命。此外,《楚辞》中的东君,也被认为是楚国的春神。
正月不剃头的由来
关于正月不剃头的传说,江苏淮阴等地民俗认识始于秦始皇,为避讳,民间就把每年的第一个月改称为正月,也形成了不“剃头”的习俗,否则就有血光之灾。
寒食、清明溯源
追溯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力士乐。清明最开始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存在。清明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可以春耕了。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由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便渐渐与寒食合二为一,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古代的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详见《开创百年霸业的晋文公》一文),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而清明扫墓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在清明之际,《史记.留侯世家》说,张良在夏季的伏日和冬季的腊日墓祭传授他兵书的黄石公。东周战国时期的典籍中也曾提到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乞食祭祀用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盛行。至于这个习俗定于清明,是唐代以后才开始盛行。
遍插茱萸避恶气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作为药材献给楚王。楚王看不起这其貌不扬的“吴萸”,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令人将使者赶了出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将吴国使者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群臣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了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臣献药之事禀报给楚王。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
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全靠吴萸挽救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前面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世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茱萸”,并一直沿袭下来,才有了“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样的名句。
七月十五话“鬼节”
相传,每年七月一日至七月十五,阎王大开地狱之门,阴间鬼魂悉数回到阳间,探视自己的亲友及子孙,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有“七月半,鬼乱窜”的说法。
古时候,人们都相信鬼神。《周礼祭法》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先秦典籍《列子.天瑞》中说:“精神离形各归其有,故谓之鬼,鬼者归也,归其真宅。”民间之说鬼来无影去无踪,形象恐怖,魔力无穷,常常在夜间作祟捣乱,人们对它又敬畏,又恐惧。鬼观念本市虚幻、想象的产物。但不知不觉中,鬼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悄悄进入我们的生活。
原始先民认知和理解鬼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人死之后,七魄分离,只剩下三魂就叫做鬼。古人是以人为参照认知鬼的,先秦时期的人们认为,鬼只是人死后的另一种存在方式,鬼和人一样,都为中性词。
先在,民间的七月十五,大多逐渐只保留了祭奠的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独特的冬至礼俗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冬至有一种畏惧心理。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冬至断绝行路的传统,如《周易.象传》记载:“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此外,战国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还记载了冬至日的特点及人们应有的行为:“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弇,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主张君子要在冬至日斋戒,禁绝各种欲望,身心安定,达到身宁事静,以待阴阳的转化。这是白天变短,阴阳二气相争,各种生物都已荡然寂静的要求。
腊八节的起源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天,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关于腊八节以及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不同的传说。
传说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另有一说,相传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后来人们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便在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先秦时期,人们把冬至看作一个息事宁人的节日。

以上节日,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