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顺境有利于个人成长,而逆境有害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顺境和逆境都有利于个人成长,也都有害于。主要是看程度。

过度的逆境让人沮丧悲观。我们见过太多这种一蹶不振的例子。有的人在工作逆境中扛不下去放弃了生命,有的人耐受不了感情的冲突选择了逃避与人建立感情。有的人年纪轻轻只想躺平、自己待着。当他们想去做一件事,他们想到的就是“我不行”,然后感到压力、艰难、沮丧。我们课里有个同学,从小经历父母吵架,感觉对婚姻很绝望,这种长期的挫折让他对婚姻既渴望又恐惧,无法走入婚姻,又无法安于单身。

两个状态对他来说都是逆境,难以耐受。过度的顺境让人盲目膨胀。人生三大不幸就是:少年得志、出身豪门、飞来横财。这些顺境,会让人对世界有个错误的认识,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然后让自己在面对真正挫折的时候失去了抵抗力。我们课里有个同学非常优秀,从小逢考第一名,在名校里读研读博都是虐其他人的那种。一路以来的顺境让他觉得万事都很简单,只要自己想做的,都可以做好。

结果他在这样的思维经营下,婚姻家庭一塌糊涂,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因人际关系受挫而屡屡沮丧。

2图片过度的逆境,会让人形成“我什么都做不好”、“我的本质就是不好的”、“我活着就是多余的”的认知;过度的顺境,则让人产生“我什么都行”、“我可以改变世界”、“世界是围着我转的”的认知。这些认知一旦被环境形成,很难修改。在相同的情境里,这种认知就会被强化。在不同的情境里,则会被忽视。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不行,即使他行的时候他也会找原因说这是因为运气好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很行,当他不行的时候他就会怪罪于他人而不是自己不行。人会选择性注意周围的事,然后选择性解释周围的事,一次次强化自己内心的信念。恰当的挫折,才会让人成长。恰当的挫折就是:有挫折,但在能力范围内,这时候人就有空间去反思、训练,让自己的能力更强大。我可以沮丧、失败,但不至于挫伤到自我价值感,从而不会影响我对人生与其他事的看法。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称之为“恰到好处的挫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