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骨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目录

    1 拼音 2 简介 3 椎骨 4 胸椎 5 颈椎 6 腰椎 7 骶骨 8 尾骨
      8.1 椎骨的常见变异与畸形
        8.1.1 颈椎 8.1.2 胸椎 8.1.3 腰椎 8.1.4 骶骨 8.1.5 尾骨
    9 胸骨
      9.1 胸骨柄 9.2 体 9.3 剑突即下端 9.4 注意项

1 拼音

qū gàn gǔ

2 简介

躯干骨包括椎骨24块,骶骨和尾骨各1块,肋12对和胸骨1块,它们互相连接成可活动的脊柱和骨性胸廓,支持头部,保护脊髓和胸腹腔脏器。躯干骨还与上肢带骨和下肢带骨构成连结。躯干骨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3 椎骨

椎骨属于不规则骨,按其所在部位命名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前三者称为真椎,成年人的骶与尾骨是分别由五个骶椎和四个尾椎长合形成。椎骨的形态和功能因其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一般区分为前方承重的椎体和后方与体共同围成椎孔的椎弓两部分。

4 胸椎

胸椎是典型椎骨,共12块。椎体呈矮柱状,中部略细,后面稍凹,体周围有一些小的滋养孔,后面更有通过静脉的1~2个较大的孔。体的上下面略呈“心形”,凹向后,较平坦,但其周缘较坚厚并覆以透明软骨环。在体的侧面后分上、下缘处,分别有上肋凹与下肋凹,而第九椎体只有一对上肋凹,第10~12椎体各有一对全肋凹。椎弓借其两侧前端较细的椎弓根连于椎体后外侧的上分,根与体构成较浅的椎上切迹和较深的椎下切迹。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呈圆形。弓的后分是向下后方倾斜的椎板,自两侧椎板在后正中线长合处向下后方伸出棘突,颇细长。自弓根与弓板结合处向外后侧突出一对棒状横突,其末端的前面有横突肋凹,但第11~12对横突短小,无横突肋凹。自弓根与弓板结合处向上、向下分别伸出一对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前者的关节面朝向后外,后者的与之相对。胸椎体由上向下依次加大。第12胸椎体近似腰椎。

5 颈椎

颈椎7个,体短小,横径大于矢径,上、下面的前缘向下倾斜。椎体上面的两侧缘稍翘向上,称为椎体钩。因为颈椎椎间盘的横径常较椎体上面的横径为小,以至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侧缘形成钩椎关节,亦称Luschka关节。椎孔大,呈三角形。弓根较细,椎上、下切迹亦浅窄。第2~6颈椎的棘突短小,末端分叉。横突较短,根部有横突孔,容椎血管通过;横突的上面有脊神经沟,由脊神经通过;突末端稍膨大,分为前结节及后结节。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特大,名为颈动脉结节,可对之压迫颈总动脉止血。上、下关节突短,有近似水平位的卵圆形关节面。第一颈椎无椎体,称为寰椎,由前弓、后弓和连结两弓的侧块构成。前弓中央的前面有前结节; 后面有圆形的齿突关节面。后弓较细而曲度较大,其后面中央有后结节;其前端上面有椎动脉沟。两弓之间的侧块肥厚,其上面有肾形的上关节凹与枕髁相接,下面有圆形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突关节面相关节。侧块内面有粗糙结节,供韧带附着,横突粗大,末端不分叉,横突孔亦大。第二颈椎即枢椎,由体向上伸出的齿突长约1.5cm,其末端称为齿突尖。齿突有前、后关节面;椎体上面齿突的两侧各有一圆形的上关节面。弓根短粗,上有宽沟,下有下关节面。棘突较大,横突短小而不分叉。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但其长度常不超过第一胸椎棘突),不分叉;横突粗大,后结节大而前结节小,甚至缺如。

6 腰椎

腰椎5个,体大,其横断面呈凹缘向后的肾形。弓根粗大,椎板短厚,椎孔较大且呈三角形。棘突为垂直的长方形骨板,伸向后方。横突前后扁,伸向后外侧; 其根部后下方有副突。关节突较粗大,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凹向后内,下关节突者与之相对,凸向外前。上关节突后缘有乳突。第五腰椎横突较短小,且斜向上后。

7 骶骨

骶骨由5个骶椎结合而成,凸曲向后,上宽下尖。第1骶椎体的上面称为骶骨底,其前缘向前突出,名岬。底的后方是三角形的骶管上口,上关节突位于上口两侧。底向两侧延伸为骶翼。第5骶椎椎体构成骶骨尖。骶骨前面即盆面,曲凹向前,其中间部分有4条横线,是骶椎体结合的遗迹。各线的两端各有一个骶前孔,有骶神经前支通过。骶骨后面即背面,隆突而粗糙。沿正中线有棘突融合成的骶正中嵴,其外侧有骶关节嵴,是骶椎关节突结合的遗迹,嵴下端向下突出,称为骶角,两角之间的空档是骶管裂孔(下口)。关节嵴的外侧是断续的骶外侧嵴。由骶翼向下延伸并位于骶前,后孔外侧的部分,是由骶椎横突及肋突融合成的外侧部。外侧部上分宽厚,其外侧面上部的前分有耳状面,后分是粗糙的骶粗隆; 下部窄薄,转向内侧并入骶骨尖,其转弯处稍隆起称为骶骨下外侧角。骶管的横断面呈三角形,借其两侧的4对椎间孔与骶前,骶后孔相通。骶骨的性别差异较明显,女性者较短而宽,盆面凹曲深,耳状面稍短;男性者与之相反。

8 尾骨

尾骨通常是由4个退化的尾椎在成年后逐渐长合而成。上大下小,第1尾椎体的上面是底,接骶骨尖,其后外侧各有1对突向上的尾骨角接骶角; 横突极不发达,借韧带与骶骨下外侧角围成孔。其他尾椎多是结节状小骨块。

8.1 椎骨的常见变异与畸形

8.1.1 颈椎

寰椎可出现部分地或全部与枕骨长合;前弓与后弓可因骨化不全而未长合;枢椎有时与第3颈椎长合或其齿突不与椎体长合; 第7或6颈椎肋突过分发育时,可出现颈肋。

8.1.2 胸椎

数目可为11或13个; 邻位胸椎可能长合; 也可出现半边胸椎。

8.1.3 腰椎

数目可为4个或6个;第1~2或第3腰椎肋突过分发育时,可出现腰肋;两侧椎板若不长合,即出现脊柱裂;第5腰椎若与骶骨长合;即为腰椎骶化。

8.1.4 骶骨

可能由4~10节骶椎合成:第1骶椎不与第2骶椎长合时,即出现骶椎腰化; 骶管后壁部分地或全部不长合,即脊柱裂。

8.1.5 尾骨

可能为3节或5节,或更多节,或缺如。

9 胸骨

胸骨扁而长,分为三部:

9.1 胸骨柄

在上端较厚而短,其上缘中间凹陷,称为颈静脉切迹,上缘两端亦凹陷,即有锁骨切迹,接锁骨胸骨端;侧缘上分有肋切迹,接第1肋软骨。

9.2 体

紧接柄下,稍薄而长,由四部分骨化合成,前面有三条横线为其长合的遗迹。体与柄相接处有微突向前的横嵴,即胸骨角。横嵴两端有肋切迹,接第2对肋软骨;体的侧缘另有4对肋切迹,接第3~6对肋。

9.3 剑突即下端

扁薄而形态变化颇大;它与体连接处的两侧有接连第7对肋的切迹。剑突有孔是多见的,胸骨裂或胸骨缺如,都是先天性异常。

9.4 注意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