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驳回起诉裁定格式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7
民事 诉讼 驳回起诉裁定格式是怎样的 ××××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民初字第××号 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与 一审 民事判决书 样式相同。) ??(写明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本院依法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简述原告起诉的理由和诉讼请求)。 本院认为,??(写明驳回起诉的理由)。依照??(写明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 ×××的起诉。 ??(写明 诉讼费用 的负担)。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 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审判长 ××× 审判员 ××× 审判员 ××× ××××年××月××日 驳回起诉适用于不符合 民事诉讼法 第108条规定的4项起诉条件或属于第111条所列7种情形以及有相关规定的情况。具体有以下几种: 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在 立案 审查时,应对原告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予以审查。实践当中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具备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原告进入审理程序,如以已被工商管理机关注销的公司的名义起诉,以已死亡的公民的名义起诉等等。这类情况经审理发现,即予驳回起诉。 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应保证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权利,所以对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应作较为宽泛的理解。只要当事人提供的有关材料,表面上能反映出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人民法院即应受理,而不宜把立案的门槛定得过高,无形中剥夺当事人的诉权,所以立案时所掌握的“本案”的含义,应当明确为:诉称事实,而不是经诉讼程序所确认的案件事实。所谓“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原告在其诉称事实所反映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反之,则不具有原告资格。立案之后,经过审理,如果发现原告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的规定,由人民法院 裁定驳回起诉 。 3、没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诉称的承担 民事责任 、履行民事义务的对象必须是具体的某个或几个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原告必须指明被告是谁,其有正确的名称和住址;如果案件受理后,在送达中发现被告名称错误,但原告不撤诉,或住址错误、不详,原告不能更改补充的情况,即应驳回原告的起诉。此处“明确的被告”不应当理解为被告必须是经审理后确定的民事责任和义务的承受人。 民事诉讼 驳回起诉裁定书 一般是拒绝不符合起诉的案件的,法律规定任何人都有着 申诉 的自由权利,但是同样对于案件的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公开、公平,法院应该是作为人为制约的主导,然而有些案件是不符合申请诉讼的法律要求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