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看漫画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9

1.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漫画写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漫画写作文看漫画写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看图作文,它不是简单的把图意写下来,而是要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指导学生写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白漫画同故事性图画的不同之处:画家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因此,指导学生看漫画写作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仔细揣摩,了解图画。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思。

其实一幅幅漫画就是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都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故事背景,提供了一个广阔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361323531的想象空间。

我们要设法让画面人物变得有外貌、有神态、有语言、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二、弄懂图意,善于悟意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弄清漫画内容。

比如:给你一幅漫画,你首先要说说漫画中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借助标题和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甚至拓展延伸至广阔的生活空间,弄清楚画面隐含着的深刻寓意。再从中确立文章主题。

三、展开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漫画作文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漫画内容和标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具体。

漫画作文让我们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不仅图文并茂,题材广泛,而且内容新颖,表达顺畅。

长期练写,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为例,漫画中的“虫”别有深意,需要学生思考“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盗木人的脑子里。

可以看出作者意在讽刺那些乱砍滥伐,破坏环境的脑里有“虫”的人,旨在告诉我们:美好的家园要靠大家共同保护,这样才能确保人类家园的葱绿长存,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永远山清水秀。四、写出真实感受,突出主题要求。

在写出看了这幅漫画后的感受和联想,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

2.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漫画写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漫画写作文

看漫画写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看图作文,它不是简单的把图意写下来,而是要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指导学生写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白漫画同故事性图画的不同之处:画家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因此,指导学生看漫画写作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仔细揣摩,了解图画。

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思。其实一幅幅漫画就是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都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故事背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要设法让画面人物变得有外貌、有神态、有语言、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

二、弄懂图意,善于悟意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弄清漫画内容。比如:给你一幅漫画,你首先要说说漫画中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借助标题和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甚至拓展延伸至广阔的生活空间,弄清楚画面隐含着的深刻寓意。再从中确立文章主题。

三、展开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

漫画作文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漫画内容和标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具体。漫画作文让我们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不仅图文并茂,题材广泛,而且内容新颖,表达顺畅。长期练写,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为例,漫画中的“虫”别有深意,需要学生思考“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盗木人的脑子里。可以看出作者意在讽刺那些乱砍滥伐,破坏环境的脑里有“虫”的人,旨在告诉我们:美好的家园要靠大家共同保护,这样才能确保人类家园的葱绿长存,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永远山清水秀。

四、写出真实感受,突出主题要求。

在写出看了这幅漫画后的感受和联想,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

3. 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立意新颖而又深刻的漫画作文

小学高年级,开始尝试进行漫画写作文的训练了,而且不只是要求单纯地把漫画的故事情节编得具体,而是重在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自己的议论。

漫画作文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一种文章体裁,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好漫画作文的确是一个难题,但万物总是有它的规律,只要掌握方法,写好一篇漫画作文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下面我就结合《假文盲》这幅漫画来谈谈小学生怎样写好漫画作文。

认识漫画 写好一篇漫画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认识漫画。写漫画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看图作文,因为它不是简单地把图意写下来,而是要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因此,首先要明白漫画同故事性图画的不同之处: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漫画与其他图画的区别在于:漫画的表现手法夸张,看了之后引人深思,让人有所启发。

看懂图意 善于悟意 第二步是看懂图意,善于悟意。所谓“悟意”就是深刻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也就是要体会作者的用意;看懂图意、把握寓意是写好漫画作文最关键的一环。

1、仔细观察漫画,弄清漫画内容。说说漫画中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弄清楚漫画的主要内容。

例如,漫画《假文盲》的内容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某个车站上有个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母子上车处”,却有四个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若无其事地挤在上车处。可怜那牌子旁边的妇女一边要哄小孩子睡觉,一边却无奈地望着他们。

2、根据漫画内容和标题,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 漫画《假文盲》,透过漫画画面内容,对“假文盲”们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有力的鞭挞,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切中了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强调了讲文明、讲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呼吁人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人类美德,崇尚社会公德,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文明人。

3、根据漫画内容和标题,进行合理想象。这一步是全文的的写作重点,在这一环节上应多花点笔墨去写。

在写作的时候,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具体,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拓展延伸至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0343862广阔的生活空间谈感受,弄清楚画面隐含着的意义。 我们可以列举出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在公园草坪旁边醒目地竖起“请不要踏踩花草”的牌子,但有些人偏偏就在草坪上坐或追逐;又如,在图书馆的墙上写上“请保持安静”、“请勿大声喧哗”等条幅,但仍有一些人在图书室里大声说笑,不顾其他人的感受……根据上述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之前,就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向读者提出一些讲文明的建议。

4. 如何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是根据图来写作文,跟命题作文不太一样,常常是小学生的难点。孩子们往往看到图讲不出来,有时甚至只会概述两句图意,就再也没话可说了。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种困难呢?

我觉得情由境生,小学生心地就像一张洁净的白纸,他们不会弄虚作假,不会无病 *** ,不会用虚假的语言来表达无动于衷的感情。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具体的语言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图中所表达的,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有话可说了。

针对以上所说,我觉得咱们语文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选好插图,激发学生的看图作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写好作文。看图作文首先插图要新颖,富有童趣,有鲜明的色彩和饱满的情感,让学生看到图后“不吐不快”。

2、教师要起带头作用,取得指导作文的主动权。教师要写“下水”作文,了解学生写作的关隘沟坎,与学生在写作难点上沟通交流,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从而能教在点子上。

3、看图作文课上,教师要悉心传授写作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针对看图作文这一块自己要总结经验,总结方法,在课堂上结合具体的写作实例传授写作方法,让学生写作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5.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

每个老师和家长都知道习作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多么重要,因此,写好作文也成了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做到的事。

而在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则成了作文最初步的训练,也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但是,当我们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写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当中的一项基本功。那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各位家长朋友指导自己的孩子写好习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看是骨头。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要看图画或照片来写几句话。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看清画面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接触看图的孩子们,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拿过来一幅图,不知道看什么,从什么地方入手看。因此,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在平时训练学生时我是这么做的:(1)首先是从整体入手,孩子写话之前,首先要看图,对给出的图示看仔细,看清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如孩子在看图写话之前,首先让孩子弄清图的类型,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副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3)观察细节。

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4)叙述图意。

通过观察的指导,让孩子能先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图意,在这时,提示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如讲述一件事情的,就要按照时间顺序讲清楚这件事情。

把事情简单地讲清楚了,写的话也就有了骨架。二、想是血肉。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寥寥几句,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理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

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孩子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三、说是轮廓。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是在孩子写话的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孩子"咬笔头",那都是因为"说"没到位。由于低年级孩子日常使用的是对白语言,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语病。

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耐心地指导孩子有条理地说,连贯地说,用普通话大声地说,及时纠正语病。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在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2)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3)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在说写训练中。

要求学生语言运用要准确、语句要通顺,表达的意思要连贯,说的时候要能够围绕一个意思来表达图意。在引导孩子说的时候,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

在说话时,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说法吗?”“能不能比刚才说的更具体、更生动些呢?” “你用的**词语真好!”以此鼓励孩子们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说话的顺序,他们就会积极地表达,久而不厌,心情愉快。有时看单幅画面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很多词来形容,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

四、写是成形。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说话,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话可以写,再鼓励他们写下来时,也就不会无话可说而烦恼了。

在此基础上,再去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1、写完整。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

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2、写具体。

一般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

6. 怎样引导小学生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 一、学会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常常是无目的、无顺序的。所以要学会指导孩子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从而不知不觉地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什么地点,哪些人物。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是不难判断的。

3、发什么了什么事情。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二、展开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单调、静止的人或物,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

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当然,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

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说写结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说:看图说话是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在看图写话前,首先指导学生看好图,说好话。注意遵循看想说这一顺序,在学生明确图意要求后,让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抓住重点,尤其是针对图中想象部分的描述鼓励孩子敢想敢说。

当孩子在家中口述内容时,说得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我们可以适当加以点拨,促使他们说话水平的提高。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完整后,再浏览。

这样既可以使孩子在互相交流中对图的理解,又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写就是在学生说得基础上,把说得内容写出来。

刚开始,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只要用几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干得怎么样。慢慢地随着孩子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

再要求孩子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这个过程,要针对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写话兴趣。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 *** ,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为此,在平时,我们可以常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给我们听。

为了扩大阅读面,家长还要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

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实例指导 写话前了解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谁、做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 观察画面: 时间——早上、中午、下午、晚上 春、夏、秋、冬 指导写话: 1.观察画面上小朋友在做什么——锻炼(做运动) 2.小朋友锻炼一般在什么时候——早上——我们可以说是晨练 3.小朋友穿什么衣服——短裤、裙子、短袖——什么季节——夏。

7.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

现在很多小学生一喊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叫苦连天,让老师很是头疼。

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我常常以图画为载体,创设各种情景,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指导看图,学会观察。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因此老师要借助图画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让他们学会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真的观察分析图画的方法。

在观察多幅图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图画与图画,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联系,分出主次,确定重点。这样写话时才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紧扣画面,展开想象。结合图意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想象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有的学生不会联想,不知道该联想点什么,有的学生会联想,但又往往联想的过多、过度,偏离了中心。

因此,老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很有必要。引导主要让学生围绕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去想象,为什么会这样?会怎样做、怎样想、怎样说?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图画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理解和想象画面内容,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写话的愿望。 三、边画边写,乐于表达。

边画边写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图画画下来,再用语言文字把图画内容表达出来。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怎么想就怎么画,怎么画就怎么写。

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都乐于去画,乐于去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附上几个学生的作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