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中断了6个月,医疗保险累计年限是不是被清零了?

医保账户的钱还在不在? 续交社保能否继续累积医保年限
在杭州如果社保断了6个月医保累计年限是否清零?

在南昌呢?

医保待遇会不会有影响

第1个回答  2018-03-21
断交3个月,医疗参保年限清零也是不对的。
第2个回答  2018-03-12

“断缴三个月‘清零’的说法是对政策的误读,但“断缴”却有着诸多影响。

其实并无‘清零’这一说法!广东省深圳市社保局官方微信就曾对医保“清零”的问题进行过澄清。

首先,不存在账户清零的问题。

以深圳市为例,基本医疗保险分为医疗保险一档、二档及三档3种类型,其中只有医疗保险一档的参保人有个人账户。医疗保险一档参保人中断参保后,个人账户的钱仍在账户里,一分钱也不会少,个人账户里的钱可继续在门诊使用;医疗保险二档及三档采取门诊统筹的方式看门诊,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因此也不存在个人账户清零的问题。

那么医保断缴会对参保人的待遇产生哪些影响?据了解,医保基金与养老基金不一样,属现付现支,避免有些人会钻空子,年轻时不生病不参加医保,等老了或生病了再参加医保。目前医保政策是,只要参加基本医保,就可享受待遇,为控制道德风险,就有了“累计缴费”和“连续缴费”的区别。

其次,不存在“累计年限”清零的问题。

要先理解一个概念:“累计缴费年限”和“连续缴费”年限。

医疗保险中有一个“累计缴费”的概念。这关乎参保人在退休时是否达到最低医保缴费年限的要求,达到要求才能免费享受医保待遇。因为用人单位应缴未缴导致参保人医保中断的可以补缴,但是补缴前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补缴后新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在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中断参保超过3个月的,重新计算“连续缴费”年限。此“连续缴费”年限,并不是说整个累计年限必须是连续的。“连续缴费”年限其实是在满足整个累计年限中或达到标准后,影响医疗保险构成的一个衡量标准值。

所以,医保断缴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果中断缴费,基本医疗保险一档:次月1日起,可使用医保里的个人账户余额,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保待遇;基本医疗保险二档:次月1日起,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保待遇;基本医疗保险三档:次月1日起,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保待遇。参保人在医疗保险年度内(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累计中断参保不超过3个月的,重新缴费后其中断前后的连续参保时间合并计算,也就是算“连续缴费”。

参保人在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中断参保超过3个月的,重新计算“连续缴费”年限。主要影响3个方面:一是影响享受大病门诊待遇。享受大病门诊待遇的参保人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地方补充医疗费用,分别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以下比例支付:(一)连续参保时间未满12个月的,支付比例为60%;(二)连续参保时间满12个月未满36个月的,支付比例为75%;(三)连续参保时间满36个月的,支付比例为90%。

二是影响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额度。参保人每个医保年度基本医保基金支付限额与其连续参保时间挂钩,连续参保时间不满6个月的、满6个月不满12个月的、满12个月不满24个月的、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的、满36个月不满72个月的,满72个月以上的,“封顶线”分别为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倍、2倍、3倍、4倍、5倍、6倍。

三是影响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额度。连续参保时间不满6个月的、满6个月不满12个月的、满12个月不满24个月的、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的、满36个月不满72个月的,满72个月以上的,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额度“封顶线”分别为1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20万元、100万元。

最后,能不能补交呢?

医保断缴之后是否可以补缴?据了解,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为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可以办理补缴,允许用人单位补缴不超过两年的医疗保险,补缴后年限可合并计算。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必须是因为用人单位应缴未缴导致参保人中断的才可以补缴;第二、补缴前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补缴后新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第3个回答  2020-07-15
医保断 交根据缴纳方和所在城市的不同 ,断交后重新使用医 保的时间也会略有不同。具体应当 以所在地区的医保政策为准。但一般来说,医保断交后续缴费,单位缴纳的可以在一个月后重新使用,而个人缴纳的则需要等待三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当灵活就业人员断缴医保后,若在三个月内续缴上,那本结算年度内个人自负比例要提高10%;而若是超过了三个月才进行续缴,本结算年度内个人自负比例就要提高15%了。除此以外,若在断缴期间有产生医疗费用的话,那这些医疗费用通常也只能由参保人员自己全部承担,无法在续缴上医保后去进行报销。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