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普及汉语拼音之前,以前的中文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在没有普及汉语拼音之前,以前的中文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原来没有拼音字母的时候,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没有汉语拼音以前,中国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
直音法盛行于汉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
"毕,音必""畔,音叛"。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利用它。但直音法有较大的局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则此法不能用;有的字虽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较生僻,注了等于没有注。例如,"蹭(cèng)、糗(qiǔ)"等就没有同音字,无法用直音法注音;"然"的同音字只有"燃、蚺、髯"三个字,它们都比"然"字生僻,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为"然"字注音,都难以帮助认读。后来创造了反切法,弥补了直音法的不足。

反切法流行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唐宋各代,是指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的注音方法。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如"红,胡笼切",即取"胡"字的声母"h",取"笼"字的韵母和声调"óng",拼成"红"字的音"hóng"。反切法的发明,是我国汉字注音方法的一大进步。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中国拼音是否就是以前的汉语拼音注音

图片我给你贴上了,注音又叫做注音符号,《新华字典》里的每一个字的拼音后面就是了,说一说注音与拼音对照吧:
ㄅb
ㄆp
ㄇm
ㄈf
ㄉd
ㄊt
ㄋn
ㄌl
ㄍg
ㄎk
ㄏh
ㄐj
ㄑq
ㄒx
ㄓzhi;zh_
ㄔchi;ch_
ㄕshi;sh_
ㄖri;r_
ㄗzi;z_
ㄘci;c_
ㄙsi;s_
ㄧyi;y_;_i
ㄨwu;_u
ㄩyu;_v
ㄚa
ㄛo
ㄜe
ㄝ_(i)e;_(u)e
ㄞai
ㄟei
ㄠao
ㄡou
ㄢan
ㄣen
ㄤang
ㄥeng
ㄦer

没明白你所指的哪个以前。最原始的注音在字典中可以看到,绝对不是现在使用的拉丁字母注音,日本的文字跟汉字不仅很象,和我们以前的注音也很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同世界接轨,注音改用拉丁字母

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很久以前,正体字时代,汉语是没有拼音的。但是祖宗上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的,很多今天还在用,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而已。古代注音里面,主要有读若法、譬况法、直音法和反切法。读若法,今天依然使用,比如 “圐圙,读若“哭略”等。譬况法已经不用了,就是描述汉字发音。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读音,比如“??音居”等。反切法是应用最广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方法,“上字辨阴阳,下字辨平仄”。比如“悖,冰妹切”,前面的字为上字,取其声母,后面的字为下字,取其韵母,切的意思是反复磨合,也就是拼的意思,冰妹切用汉语拼音表示就是bei,声调为“妹”的声调,即四声。影响比较大的《康熙字典》就是用反切法标注读音的。 但是这些用汉字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法有很多弊端,比如反切法,入门最起码要口口教授大量汉字,并且发音依靠上下字连读,不便拼读,这估计也是造成南腔北调的主要原因吧(同字不同音),并且对于简单的汉字比如“一”字,则需要用比“一”复杂的多的字来切。这些弊端造成汉字学习准入门槛比较高,文字仅被少数文人掌握,多数老百姓都是文盲的局面。 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让中国人认识到必须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为了更简单或者说让普通人更容易学习汉字,大量的注音方法在这个时期出现,谓之切音字运动。其中一个无比牛叉的涉猎广泛的叫做章太炎的某某家(他有很多头衔,比如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家等),在切音法基础上,依据篆书创造出“记音字母”的方案受到了重视,到了一九一二年,民国教育部在章太炎记音字母的基础上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一九一八年由北洋 *** 正式推行,后来进行多次删补,改名“注音符号”,逐渐变得系统而科学,可以涵盖多数方言的发音。也就是今天大陆只能在字典上看到的“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等三十七个符号的切音体系,在台湾沿用至今。 但是大陆的切音体系中的注音符号在一九五八年被政治运动颠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瞿秋白等人帮助苏联,利用中国少数民族和传教士门等创造的拉丁字母切音方案,成功拉丁化远东华人(见苏联少数民族文字的拉丁字母化和斯拉夫字母化)变成俄罗斯人。四九年以后中国人接过一直是西方人主导的汉字拉丁化大旗,首先是在伟大领袖“文字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的共同的拼音方向”的指引下,开始了汉字的拼音化运动(简而言之即废除汉字,全部用拼音),但是具体采用汉字笔画(类似注音符号)还是拉丁字母(拉丁化)还是斯拉夫字母(斯拉夫化)争论不休,伟大领袖请示了斯大林以后,得到“可以有自己字母”的授权,而后伟大领袖认为“ㄇㄈㄅㄌㄏ”等注音符号还不够简单,或者说还不足以扫盲,或者说还不足以融入西方世界,授权郭沫若等人,根据苏联拉丁化的字母,改出了比注音符号更复杂的 “汉语拼音”,同时废除了已经广泛使用的注音符号。而后,一些人一直蠢蠢欲动想进一步搞汉语拼音化,以完成彻底的汉字拉丁化,但是因阻力过大一直没有成功。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字改革的汉语拼音化彻底失败,采用折中的简化字方案,而切音体系的汉语拼音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逐渐被广泛使用。

出现汉语拼音之前,汉字是怎么发音的

1、直音法
2、切音法
3、注音法
建议自己下去查查资料
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

dai ti 这个拼音的中文汉字是什么

代替 [dài tì]
[解释] 以乙换甲,并起原来由甲或应该由甲起的作用

古代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直音法】

    直音法操作相对要简便,只要有相同的字就可以了,但麻烦也因此而来,汉字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字找不到同音字,或即使有同音字也很生僻,即使注了也很难识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还想到了一种“读若”法给字注音,就是用读音近似的字的注音,如“芨,读若急”,“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这里的“伸”是信的通假字,音义都相同。还有直音加注声调的方法,如“退”注“推去声”。这样虽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变声调才能读出应读的音。

    【反切法】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又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读若法】

    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 说文发疑 》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

    【读为法】

    又作“读曰”,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思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憭然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以释借字。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 读为畔。”“泮”本为“诸侯飨射之宫也”(《说文系传》),在此处为涯岸之义,郑谓为畔之借字。《礼记·乐记》:“武坐,致右,宪左。”郑玄注:“宪,读为轩,声之误也。”此谓“宪”为“轩”之借字,假借的缘由是二字声近误用。《尚书·舜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时”无种植义,所以以“莳”读之则意义了然。

    【叶音法】

    叶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中文汉字的汉语拼音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 *** 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 *** 把信批覆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 ISO7098 号档案,成为国际标准 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相似回答